[发明专利]变腔体体积直流式挤出焦油烟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1279.9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5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洪革 |
主分类号: | A24F13/06 | 分类号: | A24F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腔体 体积 直流 挤出 焦油 烟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嘴,特别是一种变腔体体积直流式挤出焦油烟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氨、苯等致癌物。然而吸烟已是人们在长久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的习惯,不容易戒掉,为此,通过使用一个好的烟嘴来减少吸烟者对有害物质的吸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目前市面上的烟嘴的结构一般都是在设有烟气通道的滤管上开设若干小孔,滤管外部再套设一具有光滑内壁的套管,烟气通过时,根据附壁效应小孔射流原理及冷凝原理,烟气中的焦油转化成液态并附着在套管内壁,而过滤后的烟气排出。由于滤管上的进烟小孔与套管内壁的距离不能太远,所以储油腔的体积有限,无法容纳较多的焦油,一般来说在抽10支烟的周期内焦油即填满该部分空间并溢出,如果不及时清理,吸烟者就会将液态的焦油连同烟气吸入口中,对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和口感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因此对于烟嘴内积聚的焦油的清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吸一包烟就要清理烟嘴内的焦油至少两次或更多次,而清理烟嘴内的焦油需要细心的拆解烟嘴零件,再用水清洗或纸巾擦拭积聚的焦油,进烟小孔内的焦油还要用细针疏通,如此清理烟嘴很脏很麻烦给吸烟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因而无法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腔体体积直流式挤出焦油烟嘴,其清理焦油的过程不需要拆解烟嘴零件,通过简单的推压动作改变集油腔的腔体体积,将焦油挤出到插烟口,插烟口内的烟蒂头的海绵将焦油吸收,每次丢掉烟蒂的同时带走焦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变腔体体积直流式挤出焦油烟嘴,包括插烟管和吸嘴,所述吸嘴的内部设有内径逐渐增大的出烟通道和第一阶梯孔,所述出烟通道和第一阶梯孔之间通过过渡孔连通,所述插烟管的一端设有插烟口,插烟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插烟管底壁,所述插烟管底壁插入所述第一阶梯孔后插烟管底壁的端面和第一阶梯孔的底壁之间形成集油腔,所述插烟管底壁中靠近集油腔的一端面上设置有能插入所述过渡孔的第一凸台,插烟管底壁上设置有多个进烟孔,所述进烟孔连通集油腔和插烟口,插烟管向吸嘴方向移动,集油腔的腔体体积逐渐减小,当过渡孔与集油腔的连通被第一凸台断开时集油腔内的焦油从进烟孔排到插烟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烟管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挤出孔,所述挤出孔位于进烟孔和插烟管的轴线之间,所述插烟口的底部设置有将挤出孔密封的单向密封件,所述单向密封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插烟管底壁,插烟管向吸嘴方向移动,集油腔的腔体体积逐渐减小,当过渡孔与集油腔的连通被第一凸台断开时集油腔内的焦油从进烟孔或/和挤出孔排到插烟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出孔的内径大于进烟孔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密封件为圆柱状的橡胶密封片,所有所述挤出孔通过一个单向密封件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烟孔和挤出孔的轴线分别与插烟管的轴线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油腔内安装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压触插烟管底壁,复位弹性件的另一端压触第一阶梯孔的底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当集油腔的体积变为零时,复位弹性件被全部压入第一凹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或者复位弹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台内设有出烟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内壁和插烟口的外壁之间通过前密封件密封,或者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内壁和插烟口的外壁间隙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烟气从进烟孔射入集油腔,焦油附着在集油腔内,清理焦油时将吸嘴和插烟管做推压动作,从而改变集油腔的腔体体积,运用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将聚集在集油腔中的焦油定向直接挤出,从集油腔挤到插烟口,焦油附着在插烟口内的烟蒂上,每次丢掉烟蒂的同时带走焦油,清理焦油的过程中仅需做一次推压动作无需拆解零件,挤出的焦油由烟蒂带走无需另外清洗和擦拭,使用极其简单方便,更易于推广使用。挤完焦油后,复位弹性件使得吸嘴和插烟管复位。进烟孔和挤出孔沿插烟管的轴线布置,吸嘴和插烟管组装后长度短,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洪革,未经周洪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晶玻璃烟灰缸
- 下一篇:一种控制气氛调控剂反应的新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