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浆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其制备砂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2636.3 | 申请日: | 2016-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蹇永栋;周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能建筑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C04B28/00;C04B24/38;C04B24/24;C04B16/06;C04B103/65;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浆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采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针对目前和以后,建筑物外墙防水及卫生间内墙面防水而研发,其使用方便,按水泥重量计算添加搅拌后即可施工。
背景技术
如今,关于建筑物外墙防水有二种方法:1.用聚合物防水涂料,涂刷一定厚度,达到防水效果。2.用聚合物防水砂浆,批抹一定厚度,达到防水效果。3.聚合物防水涂料:在有效期内,防水效果非常好。其主要成份:乳液(纯丙、苯丙)添加剂、水泥。其中乳液是有机的,其有效寿命一般3-5年,有效寿命过后,该材料会粉化,无防水效果,并且会导置外层的瓷砖脱落或涂料的空鼓、脱落。4.聚合物防水砂浆:防水效果非常突出,其使用寿命长,可如墙体同寿。
施工方法:基层批荡层28天后,先湿水,无明水再抹聚合物防水砂浆(人工费+材料费)成本高。
施工方法:基层批荡完28天后,涂刷聚合物防水涂料(人工费+材料费)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批荡砂浆抗渗添加剂,防水抗渗效果好,同时还改善批荡砂浆的施工性,提高强度,降低砂浆的空鼓、开裂,减少后期维修成本。
具体来说,提供一种干混批荡砂浆抗渗添加剂。包括:有机硅型憎水剂,可再分散乳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聚羧酸类减水剂,改性淀粉醚,聚丙烯纤维(抗裂纤维),填充料。
配方重量配比:
有机硅型憎水剂:可再分散乳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聚羧酸类减水剂:改性淀粉醚:聚丙烯纤维(抗裂纤维):其它填充料,如水泥42.5R,其重量比为:0.8-1.2:0.8-1.2:0.6-0.8:0.3-0.58:0.1-0.13:0.3-0.58:0.1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由以下几种材料的物理性质,综合而成。
①有机硅型憎水剂的憎水效果明显,持久性。
②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改善和提高水泥的粘结力。
③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提高砂浆的保水性,提供足够砂浆水泥水化所需的水性,提高施工性。
④聚羧酸减水剂控制砂浆的含水量,水份太多影响早期强度和施工厚度。
⑤改性淀粉醚,提高保水率,改善施工性及施工厚度。
⑥聚丙烯纤维(抗裂纤维),砂浆疑固时,产生的应力,通过抗裂纤维分散均匀、降低砂浆开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干混批荡砂浆抗渗添加剂的方法(密封的混合设备中混合,温度要求:22℃±0.5℃)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将原料按比例称重;
步骤B:将原料混合搅拌,得到粉状物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以干混批荡砂浆抗渗添加剂为原料来制备砂浆的方法(半敞开式搅拌机混合,温度要求:5℃-45℃)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将水泥倒入水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2-3分钟。
步骤(2):加入添加剂,直到添加剂完全溶解;
步骤(3):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砂,制得砂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添加剂按水泥重量的3%-5%添加,搅拌5-10分钟。
添加剂用量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添加剂与普通添加剂相比,反应更迅速、更完全,强度增长更快、更高,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耐磨、耐久抗裂及防渗性能,且还具有减水、早强的作用,对于各种混凝土的适应性更强,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干混批荡砂浆抗渗添加剂,包括:有机硅型憎水剂0.8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6份、聚羧酸类减水剂0.3、改性淀粉醚0.1份、聚丙烯纤维0.3份和填充料0.1份。
所述填充料采用水泥。
一种制备干混批荡砂浆抗渗添加剂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将原料按比例称重;
步骤B:将原料密封的混合设备中混合,于22℃±0.5℃下搅拌,得到粉状物质。
一种采用添加剂为原料来制备砂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在半敞开式搅拌机内混合,将水泥倒入水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2-3分钟;
步骤(2):加入添加剂,搅拌直到添加剂完全溶解,添加用量比为3%-5%,搅拌5分钟;
步骤(3):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砂,制得砂浆;其中,添加剂用量为10.8-18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能建筑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能建筑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2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