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海水的废水排放处理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2980.2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毛明艳;周军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明艳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海水 废水 排放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殖海水的废水排放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养殖池流出的海水废水经过生化池反应的初步净化有机物步骤;B、步骤A出来的海水废水在经过集水箱进行初步净化、排污的步骤;C、使用电催化氧化装置对步骤B出来的海水废水进行电离、分解有机物的步骤;D、使用过滤池滤除步骤C出来的海水废水中悬浮污染物,达标后排放。本发明工艺可行性高,经济实用,无需添加药剂也无需实用复杂生物净化模式,其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解决外排海水废水中有机物、细菌、氨氮、悬浮物、COD等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毒有害物质,将净化后的海水废水达标排放。由于电离作用,循环海水中的细菌、病毒及藻类因DNA被破坏而杀灭,杀灭率可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养殖海水的废水排放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海岸线较长,海水资源丰富,且较于水产养殖。海水使用后其成分复杂,受污染严重,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情况的存在,海水循环使用可导致养殖生物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甚至使养殖生物全部死亡,严重威胁循环海水水产养殖的质量与安全,并带来经济损失。水产养殖污水有其共性:其一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污水中氮、磷指标高;其二污水量大,而且排放非常集中,其三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污染物很大一部份含水量在固形物中,去除污水中的固形物是最根本的。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多数用静态沉淀或三格式的静态沉淀法,效果并不理想。现有技术中,对于养殖用水的循环处理设备和方法较多,例如,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CN 102910789 A公开了海水养殖用水复合循环净化系统,该循环净化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初沉淀单元、接触氧化单元、贝类生态塘单元及推流式人工湿地单元。然而针对水产养殖排放废水的处理设备和方法则较少,这也是近海污染严重的问题之一。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CN 10449661 A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循环系统,包括用于海水池塘养殖的排水渠,所述的排水渠的尾端同闸门连接,所述的闸门同带有闸门启闭机电机的闸门启闭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启闭机电机同第一变频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变频器同PLC相连接,所述的PLC同上位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的后部就是凹槽状沟渠,在所述的凹槽状沟渠的前部设置有由若干个金属丝网构成的第一金属丝网组,所述的第一金属丝网组中的每一个金属丝网上设置有生物球,在所述的凹槽状沟渠的前部还设置有同PLC相连接的水流量传感器,在所述的第一金属丝网组的后方设置有第一砂滤墙,所述的第一砂滤墙的进水口朝向第一金属丝网组,所述的第一砂滤墙的后方设置有由若干个金属丝网构成的第二金属丝网组......所述的第二横向生态沟内有虾蟹生物,所述的第二横向生态沟另一侧同第二纵向生态沟和第三纵向生态沟相导通,所述的第二纵向生态沟中设置有海藻生态修复功能区,所述的第三纵向生态沟中设置有贝类生物滤器。这种循环水净化方式,其通过多层净化结构(金属丝网组+砂滤墙)进行过滤后通过生物净化(贝类过滤,海藻修复)来进行净化,结果复杂,操作不易。
现有技术中,CN 104828952 A公开了养殖尾水浮态处理装置,包括具有上方开口的流通水槽,其中:流通水槽中间附近设有将流通水槽分隔成上下两块区域的筛板;筛板上具有筛孔;筛板下方具有一定间隙的位置附近设有至少一块经短距离的位置变动能贴合封堵筛孔的封堵活板;流通水槽两端设有能对上下两块区域进排水的进排水管组。一端的进排水管组将养殖尾水注入筛板上方的区域,尾水中的有机碎屑等颗粒物质经过筛板落入流通水槽的底部,清水经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流出。排污时通过进排水管组对筛板下侧的区域注入较高压力的水流,封堵活板在水压作用下快速向上跳起并封堵住筛板上的筛孔,使得底层污物从另一端的进排水管组排出,并按需回收处理。排污处理所用的排污用水相对较少,且人工操作强度大大降低。这种方式需要对发泡树脂层种植吸附植物,为传统的生化箱净化模式,净化效果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明艳,未经毛明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2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浓度有机废水净水系统及工艺流程
- 下一篇:钢材盐酸酸洗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