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银耳废弃菌棒种植天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3271.6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代科;马治麓;刘如县;马琨;陈斌;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中市通江银耳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7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银耳 废弃 种植 天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银耳废弃菌棒种植天麻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天麻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和产量不高的问题。一种利用银耳废弃菌棒种植天麻的方法,包括选择种麻、土壤整地、种植天麻、田间管理、病虫害防除、采收加工,得到天麻的过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可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银耳废菌棒种植天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
目前天麻人工种植多以栎木或林下落叶垫底或覆盖,此生产方法使得天麻产量不高并且产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银耳废弃菌棒种植天麻的方法,具有产量高且产量稳定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银耳废弃菌棒种植天麻的方法,包括选择种麻、土壤整地、种植天麻、田间管理、病虫害防除、采收加工,得到天麻的过程。
所述选择种麻是选无病虫害、无损伤、颜色正常、新鲜健壮的初生天麻块茎做种麻;
所述土壤整地是指在土地上作长为2m、宽为1m、深度为12~18cm的畦,将畦底挖松,并依次从下到上铺上3cm厚的腐殖质土、树枝、蜜环菌材,相邻的蜜环菌材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间隔的长度为6~10cm,所述间隔中填满腐殖质土;
所述种植天麻是将种麻按照尾低头高种植在畦地内,种麻皆紧靠蜜环菌材,相邻种麻之间的距离为10~15cm,种麻之间铺上树枝、并在种麻上覆盖15cm厚度的腐殖质土和枯枝落叶。
所述田间管理是种植天麻后,在畦面上覆盖树叶和草来保温、保湿、防冻和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通透性;
及时浇水保湿防旱;
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
所述病虫害防除是在天麻种植和收获时捕杀害虫;
所述采收加工是在天麻的生殖生长阶段进行采收,将采收后的天麻用清水洗净,按照重量分级蒸煮杀酶后在60℃条件下干燥,七成干时对天麻压扁整形,使得天麻回潮后在50℃条件下烘干;所述按照重量分级蒸煮是指个重150~300g的天麻为一级,蒸煮30min;个重50g~150g的天麻为二级,蒸煮25min;个重小于50g的天麻为三级,蒸煮20min。
具体地,上述蜜环菌材的培育方法包括,选择菌材原料、处理菌材原料、选择培育场地、培育菌材、培育管理,得到蜜环的过程;
所述选择菌材原料是选用当年栽培银耳后无霉变、破损、皮层完好的废弃菌棒;
所述处理菌材原料是剔除废弃菌棒的银耳接种部分、锯成50cm长度的废弃菌棒段后用浸出液反复淋浸并干燥;在下窖前将干燥过的废弃菌棒段用糖盐水浸泡24后捞起,待表皮水分蒸发后得到处理好的菌材原料;
所述选择培育场地是选择坡度小于20°、向阳的场地,场地的土壤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场地的土壤以砂壤土为主;
所述培育菌材是在场地挖长2m、宽1m、深30㎝的窖,并将窖底挖松、整平;在窖底从下到上依次铺上1cm厚的树叶层、至少一层处理好的菌材原料,并喷洒少量清水;每层相邻的菌材原料之间放入6~7根蜜环菌菌枝,然后将每层相邻菌材之间留有的空隙用腐殖质土填满并覆盖2~3cm;当最上层菌材原料略高于地面时,在最上层盖土10~15cm,并在土上覆盖用于保温保湿的树叶;
所述培育管理是保证窖内温度在18℃~20℃之间,并根据窖内湿度的变化进行浇水/排水,使得废弃菌棒段的含水量保持在5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中市通江银耳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巴中市通江银耳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楼种子快速繁育方法
- 下一篇:竹笋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