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浓缩污泥的二次浓缩釜及其污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3279.2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瑜;陈柏校;邵碧波;夏玉坤;王成;华晓伊;陈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建华 |
地址: | 3112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污泥 二次 及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浓缩污泥的二次浓缩釜,包括釜体以及固定在釜体上的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由顶板(1k)、侧板(1a)、底板(1g)、侧滤板(1j)和下滤板(1h)组成;
釜体包括固定在釜体顶部的顶板(1k)与固定在釜体两侧的侧板(1a),以及固定在釜体下部的底板(1g),釜体的内侧中竖向固定有侧滤板(1j),釜体的下侧横向上固定安装有下滤板(1h);所述侧滤板(1j)和下滤板(1h)均为双层滤板结构,双层滤板之间设有一层网式滤布,滤布孔径为2-100目;
所述搅拌系统由搅拌电机(1n)、减速机(1m)和框式搅拌桨(1b)组成;
减速机(1m)固定在釜体顶部的顶板(1k)上,搅拌电机(1n)固定安装在减速机(1m)上,减速机(1m)下部的转轴(1r)上固定安装有框式搅拌桨(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浓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顶板(1k)上部的右侧设有浓缩污泥入口(1d),顶板(1k)上部的左侧设有药剂入口(1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浓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上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釜体内部污泥位置的液位计(1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浓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侧板(1a)左侧下部设有清液出口(1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浓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部设有环绕有侧滤板(1j),釜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滤板(1h),所述下滤板(1h)的右端上设有二次浓缩污泥出口(1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浓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板(1h)与底板(1g)之间设有多条竖向支撑的加强板(1i),下滤板(1h)与底板(1g)的夹角之间固定设有加固块(1q)。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浓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式搅拌桨(1b)伸入至釜体的内部中。
8.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二次浓缩釜的污泥处理方法:
步骤一:将污泥经浓缩污泥入口(1d)输送至釜体中,同时将浓缩药剂经药剂入口(1c)投加至釜体中;
步骤二:利用釜体中的液位计(1p)限位釜体中投加浓缩药剂与污泥后的混合物料液位;
步骤三:打开搅拌电机(1n),将搅拌电机(1n)转速调整至100-500r/min,利用搅拌系统中的框式搅拌桨(1b)的搅拌作用对釜体内的污泥与浓缩药剂搅拌混合,进行浓缩反应;
步骤四:在搅拌浓缩反应过程中,经釜体中侧滤板(1j)和下滤板(1h)夹层的网式滤布对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过滤,分离出污泥中的水份(清液);
步骤五:将污泥中过滤分离出的清液经釜体清液出口(1f)排出,将过滤分离后含水率为92-90%的污泥经二次浓缩污泥出口(1e)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2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板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泥条形压出机上结构改良的拉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