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开放暨开发接入的物联Email体系、实现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3382.7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勤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开放 开发 接入 email 体系 实现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讯互联系统的开放与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开放暨开发 接入的物联Email体系、实现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Email是最传统经典的互联网基本应用,长久以来以其私密性、安全性、技术可靠 性和邮址格式明确清晰覆盖了最大多数使用人群。并且其以域名解析、邮件交换记录MX解 析作为传输基础,让每个邮址在互联网具备唯一性,是重要的网络身份认证标识。其更以通 讯协议统一规范,成为全球化的互联网广泛应用,在搜索引擎无法触及的私密领域,多年来 已沉淀许多紧密交联的关系链和数据行为轨迹。
但是对比新兴的同样以信息通讯为基础、可展示丰富形式、内容与传播手段的网 络应用,如:博客日志、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等,虽然人们对电子邮件具有高依赖度和粘滞 性,但电子邮件的功能单一性与表现模式封闭却使其成为使用频率密度和用户活跃度偏低 的网络应用。许多人的邮箱注册后被闲置甚至遗忘,成为一次性使用,而重复注册与高废弃 度更导致服务提供商的基础建设资源被严重占用、浪费。综上所述,现有邮箱应用模式的局 限都缺乏让Email形成产业新开发与后续更进发展之后劲。
目前许多互联网应用平台已经开始开放开发接口,积极引入第三方应用共建拓 展,但多数没能以简洁明晰、规律性的路径做为地址去做产品规划。在对接应用的技术规约 上亦不易实现与既有的第三方应用形成良好匹配,造成开发层面过多、模式较为曲折复杂。 以上缺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互联网应用向着全球的布局发展造成障碍。而Email作为有着 重要地位的互联网应用,而至今未有平台深入开发开放的完善解决思路与实施,即便有些 邮箱厂商在人们进入邮箱后也有一些应用推荐用户,但却属于纯粹的使用链接,未开放、未 调用Email本身的接口函数,也未改变应用的数据结构,未予电子邮件本身做结合的关系, 实际上仍属于运行独立的应用,并且,人们惯性思维使然,更没有把物联网接入Email体系 让物态世界与人类世界产生交互联通关系的观念。
另外,寻址问题同样出现在蓬勃发展的物联网生态,由于涉及到过多行业需要满 足众多的方案解决,目前尚未有一家相关机构、企业设计出良好直观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 配址体系应用于物联网体系。并且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及其传感器接入云 端,人们已经意识到不需太远的时期,以IPv4为基础的互联网协议支持将远远无法应付海 量设备的接入,IP分配资源已开始匮乏,人们开始用IPv6进行升级扩容进行应对。但是IPv6 所代表的地址分配仍然具有地址分配复杂、对终端支持不够直观友好等缺点,各家也没有 提出为大多数从业者认同的支持标准。实践证明即便IPv6也不能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例如, 人们仍然在寻找一种能更加直观友好、人们已熟悉高阶配址方式来支持终端的接入,改进 人们的使用体验、方便地展示终端信息,促进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拓展。
互联网及其应用在展现物理世界的真实物质时,往往只能做具体化、静态化的描 述,却难以动态了解其变化规律及运行。而物联网是由物体自己“说话”,通过在物体上植入 各种微型感应芯片、借助近场技术的通信网络与现在的互联网络相互联接,让其“开口”。不 仅人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因此,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 越发现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的重要特征,它是让所 有能够被独立配址的对象实现互联互通产生关系的网络。以往的实施告诉我们,物和物之 间的联系所能告知人们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而只有揭示物的状态与状态之间的联系及关 系把握,才能使人们真正挖掘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各种联系,从而获取新的认知,提升新 的智慧。这就需要梳理出万物互联间的关系脉络,实现把人类行为关系与物质世界规律相 结合起来,从而建立和把握出接近真相的数据模型。
物联网的全面实施一直存在两方面误区,有人要求全部联网物动态信息需要全部 公开互享、有人要求信息封闭只能分享内部。正确科学的做法却在于应按照物联网相互联 系的物体间进行受控、有限制的通讯,应当是按需的交联与互享,并且按照权限来规划的。 同样对电子邮件而言,并不是所有邮件信息都需要公开的,也并非所有邮件信息都需要封 闭的。对于互联网、物联网和Email应用,应当围绕关系产生价值的核心本质进行,让关系链 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物理世界都得到发展最大化、应用便利化,却是完成本发明的根本所 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勤,未经陈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邮件关联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车载终端播放即时消息音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