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腊肉熏烤用熏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056.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莺 |
主分类号: | A23B4/048 | 分类号: | A23B4/048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腊肉 熏烤用熏料 | ||
一种腊肉熏烤用熏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松木30‑50重量份,樟树木5‑10重量份,干桔子皮5‑10重量份,干玉米秸秆30‑50重量份,八角茴香2‑3重量份,桂皮2‑3重量份,红糖3‑5重量份,高岭土7‑10重量份。本发明所述的熏料原料易得,成本低,容易产业化生产,且火势可控,不容易将腊肉烤糊,使得腊肉熏烤工业化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并且本发明的熏料还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沉积,符合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腊肉熏烤用熏料以及利用该熏料烤制腊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腊肉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在我国南方地区有悠久、广泛的食用历史,随着物流的发展,目前腊肉在国内餐饮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喜爱,尤其是其独特的熏烤风味,是其他加工食品所不能达到的。在腊肉加工过程中,决定腊肉品质的主要步骤有选料、腌制和熏烤,每一个步骤都决定了腊肉的加工品质,而腌制和熏烤决定了腊肉的风味品质,熏烤同时还对于腊肉的感官品质,例如口感和外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往往一块上等的腊肉是咸淡适中、颜色金黄、具有合适的熏烤香味。而对于熏烤工艺而言,熏烤的火候和时间、熏烤用熏料的品质直接决定了腊肉的熏烤品质。传统的腊肉加工中,往往是采用秸秆、锯末、稻壳或者树皮等作为熏烤燃料,其来源广泛,基本无需费用,在农村个体生产中多采用该类熏料,对于这种个体加工,多依赖农户的加工经验,且所采用的熏料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熏烤时烟尘较多,且烟雾中有害物质,例如焦油含量高,且在腊肉表面会吸附由于不完全燃烧而产生苯并芘类物质,苯并芘也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可诱发多种脏器和组织的肿瘤,如肺癌胃癌等,由此也制约着熏制腊肉市场的发展。
然而,对于现代化的工业化生产,目前也没有专业的熏烤用熏料,传统的秸秆、锯末、稻壳等都无法保证熏烤批次之间风味的一致性,且也无法避免不完全燃烧所存在的危害物质。部分厂家为了避免苯并芘的产生,采用电烤技术,然而,电烤往往达不到腊肉的风味需求,部分厂家采用液熏方式,即在密闭熏烤室内将化学合成的熏烤用液体熏料加热蒸发,腌制后的腊肉挂在熏烤室内,其表面吸附液体熏料,从而到达熏烤风味,然而,以上加工方法都脱离了传统的加工方式,其风味往往不能符合喜爱腊肉的人们对于风味和口感的追求。因而,符合健康发展理念的熏烤用熏料成为腊肉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寻求一种健康、安全的熏料成为腊肉加工产业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环保、健康的腊肉熏制用熏料,其也是采用天然原料制备而成,不添加化学合成的添加成分,且在燃烧过程中更加的环保、健康,其熏制的腊肉中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健康理念,且采用本发明的熏料熏制的腊肉风味更好。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腊肉熏烤用熏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松木30-50重量份,樟树木5-10重量份,干桔子皮5-10重量份,干玉米秸秆30-50重量份,八角茴香2-3重量份,桂皮2-3重量份,红糖3-5重量份,高岭土7-10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腊肉熏烤用熏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松木40重量份,樟树木8重量份,干桔子皮8重量份,干玉米秸秆40重量份,八角茴香3重量份,桂皮3重量份,红糖4重量份,高岭土8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腊肉熏烤用熏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松木35重量份,樟树木7重量份,干桔子皮10重量份,干玉米秸秆50重量份,八角茴香2重量份,桂皮3重量份,红糖5重量份,高岭土7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腊肉熏烤用熏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松木50重量份,樟树木10重量份,干桔子皮5重量份,干玉米秸秆30重量份,八角茴香3重量份,桂皮2重量份,红糖3重量份,高岭土9重量份。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制备所述腊肉熏烤用熏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莺,未经林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