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桥头跳车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499.7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利;程珊珊;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头 快速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养护科技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公路桥头跳车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路面跳车是道路常见的病害之一,引起跳车的原因包括桥头不均匀沉降、水泥路面接缝错台、路面坑洞、路面修补接缝等等。在通车运营的高等级公路中,路面跳车严重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增加社会车辆的运营成本、用户时间成本和事故成本。由于缺少量化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长期以来路面跳车的判别主要依靠人工检测,危险度高、效率低及准确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检测路面跳车主要依靠人工检测,危险度高、效率低及准确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公路桥头跳车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公路桥头跳车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启动信号,进入路面检测模式;
将行车参数发送给测试车,以使所述测试车按照所述行车参数行驶;
采集纵断面高程数据;所述纵断面高程数据是所述测试车在行驶过程中其车身与路面的距离;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纵断面高程数据,判断路面是否跳车;
将路面跳车结果进行报告。
采用上述实施例,可达到以下效果:
实现路面跳车位置的快速、准确的自动化判断;
无需人工判断,整个检测过程更加安全精准。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实施例的一种公路桥头跳车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的一种公路桥头跳车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实施例的采集到的路面纵断面原始高程数据;
图4示出了实施例的一次中心差分后由最大值组成的集合{F′i};
图5示出了实施例的二次中心差分后由最大值组成的集合{F″i};
图6为实施例的纵断面原始高程数据、{F′i}、{F″i}的对比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图1示出了一种公路桥头跳车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启动信号,进入路面检测模式;
步骤S102,将行车参数发送给测试车,以使所述测试车按照所述行车参数行驶;
步骤S103,采集纵断面高程数据;所述纵断面高程数据是所述测试车在行驶过程中其车身与路面的距离;
步骤S104,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纵断面高程数据,判断路面是否跳车;
步骤S105,将路面跳车结果进行报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采集纵断面高程数据,包括:
自初始点起,沿所述待测路面的行车方向上,每隔一定距离,采集相应的j点的高程值和所述j点与所述初始点的测量距离;
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形成一个数据集合{dj,z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