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验证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595.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A·马海德拉卡;K·陈;L·奥布雷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G06F21/3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欧阳帆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验 机密数据 服务器 身份验证系统 客户端界面 创建 数据库 选择性访问 因特网环境 被服务器 测验管理 初始数据 存储机密 用户界面 访问 取回 应用 准许 承载 权限 认证 身份 网络 | ||
公开了身份验证系统和方法。描述了用于在给予经由网络在用户界面处访问机密数据的权限之前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的系统和方法。在示例性实现方式中,在因特网环境中,服务器承载提供由用户对与用户相关的机密数据的选择性访问的应用。存储机密数据的至少一个数据库被服务器访问以基于从客户端界面接收到的初始数据来取回位于数据库中的与用户相关的机密数据。测验创建功能使服务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用户相关的机密数据的一部分来创建包括至少一个问题的测验。测验创建功能基于至少一个测验定义来创建测验。测验管理功能使服务器将测验发送到客户端界面以供呈现给用户。在由应用确定出用户通过了测验之后,用户被准许对机密数据进行访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80067056.3,申请日为2011年12月29日,题为“身份验证系统和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国际申请要求于2010年12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428,774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以下公开涉及身份验证(identity verification),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用于在允许访问与个体有关的机密或安全信息(例如,信用档案或报告)之前认证该个体的身份的系统和方法,其中具体地通过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的计算机连接来进行所述认证。
背景技术
消费者借贷产业基于风险(即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风险)的普遍原理来决定准许信贷或提供贷款,或者决定给予消费者有利的信贷或贷款条件。信贷和借贷机构通常避免对高风险消费者准许信贷或贷款,或者可能与通常向具有低风险的消费者准许的那些相比以更高的利率或较为不利的其他条件向这样的消费者准许信贷或借贷。作为一种量化风险并考虑个体消费者之间的相对比较的手段,贷款商使用信用评分(credit score)。信用评分是与个体消费者相关联的风险的数值近似,并基于消费者的信贷历史而生成。信贷机构已经发展成基于对与个体相关的潜在信用信息和其它数据的相应专门处理来生成不同类型的信用评分。这些信用评分以各种交易名称(例如,TransUnion的TrueVantageScore Solutions LLC的VantageScoreSM,Fair Isaac Corporation的等等)进入市场,并且都旨在提供针对特定个体的最佳可能的风险指标。例如,信贷机构评价个体消费者的信贷历史、处理并维护信用评分并在被请求时向贷款商呈现信用评分。
由于信用评分代表着消费者获得并维护信贷的能力,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监控他们的评分是重要的。虽然信用评分通常是消费者行为的结果,但是通过欺诈或者未知但经授权的使用的其他人的行为可以影响信用评分,这也是可能的。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这些行为通过监控处理被识别并及时被处理,那么消费者也许能够纠正对他们的信用档案的危害,或者至少避免对他们的信用档案的进一步危害。如果无意的行为没有被消费者识别并且没有得到及时地纠正,那么可能出现对该消费者信用评分的严重的损害,而这可能会大幅度削弱该消费者获得信贷或贷款的能力。
由于监控信用档案不断增长的重要性,已经开发出通过处理来帮助消费者的系统。例如,当会负面地影响他们的信用评分的某种行为发生时,这样的系统可以向消费者发出警报。但是,出于安全的原因,一般不会转送具体信息。而是,一旦接收到警报,消费者必须手动地检查他或她的信用档案以确定新的信贷交易的有效性。消费者可能需要迅速访问他们的信用档案的其他理由可能包括:确定多少信贷对他们可能是可用的;确定他们的信用评分;或者仅仅检查何种活动帐户附于他们的信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环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