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清智能摄像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4970.2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1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春;胡荣玲;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摄像机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清智能摄像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防问题越来越受到来自各种领域的重视,通过布置监控摄像机来记 录现场情况,能够很好的还原事发过程,并有助于进行追踪调查。因此监控摄像机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目前已有各种结构的监控摄像机出现。
为了保证视频内容具备较高的清晰度,高清摄像机应运而生,然而,在使用高清摄像机 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视频内容中可以看到粉尘等空气中的细微悬浮颗粒,而这些细 微悬浮颗粒一定程度会影响视频画质。
同时,随着监控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摄像机也要顺应趋势,然而,现有 的摄像机基本依赖于人的参与控制,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具备任何应对措施,因此不利于尽 快掌控紧急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清智能摄像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清智能摄像机,包括:由筒状壳体 和盖沿构成的机壳、嵌装在壳体前端部的透镜、朝向透镜安装在壳体内的镜头以及安装在壳 体内相互连接的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所属摄像机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器的能够实时反馈环 境粉尘浓度的粉尘传感器、能够实时反馈环境烟雾浓度的烟雾传感器、用于辅助照明的激光 灯以及用于火灾紧急情况的报警装置,所述粉尘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并排安装在壳体端面上, 所述激光灯嵌装在透镜上,并位于镜头的一侧,所述报警装置亦安装在壳体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壳顶端安装有防爆云台,所述防爆云台由安装腔及设于安装腔内 驱动摄像机水平旋转的旋转机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同步带轮组件及旋转轴组件,所述驱动电 机的主动轴连接同步带轮组件的主动轮,所述同步带轮组件的从动轮连接旋转轴组件的竖直 输出轴,所述竖直输出轴伸出安装腔底面并与机壳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式锂电池,或者为外接AC85V-265V电源的驱动 变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增设有粉尘传感器和激光灯,粉尘传感 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激光灯能够根据粉尘浓度的大小选择启闭,由于激光 灯具备较高的透视能力,在其辅助照射作用下,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频内容中就不会出现空气 中的细微悬浮颗粒,画质清晰。
本发明还增设有烟雾传感器和报警装置,烟雾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空气中烟雾浓度, 报警装置能够根据烟雾浓度的大小或者摄像画面的特定环境选择开启,进行火灾报警,从而 使得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控制火情的蔓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高清智能摄像机,其具体包括:机壳1、 控制器2、电源模块3、镜头4、透镜41、粉尘传感器5、烟雾传感器6、激光灯7和报警装 置8。
具体地,机壳1是由矩形筒状壳体11及固定连接在壳体11顶端的盖沿12所构成,盖沿 1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部要凸出于壳体11。透镜41嵌入安装在壳体11的前端部,镜头 4安装在壳体11的内部,镜头4朝向透镜41的一端,控制器2和电源模块3都设置在壳体 11的内部。控制器2包括处理单元21和存储单元22,控制器2为摄像机的处理控制中心, 控制器2接收各种输入端的状态信号,经过运算处理后,作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输出端,使 得摄像机做出应对。电源模块3连接于控制器2,为摄像机的供电电源,电源模块3可以是 可充电式锂电池,也可以是驱动变压器,驱动变压器外接AC85V-265V电源,经变压处理后 给摄像机提供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落的图像采集和识别方法
- 下一篇:网络电话回拨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