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体裂隙三维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5077.1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7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腾;梅玉春;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隙 三维 探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岩体裂隙三维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隧道、煤矿巷道、地铁、水电硐室等修建越来越广泛,而上述工程多建设在岩体之中。岩体的结构面、缝隙、裂隙将工程岩体切割,使得工程岩体整体性降低,工程稳定性也随之降低,对工程稳定及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对岩体裂隙进行准确探测对于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具有重要意义。
如在隧道、巷道、水电硐室、边坡等支护设计中都需要掌握围岩的裂隙发育程度,才能进行围岩分类和准确的设计;在很多数值计算软件中都需要设定围岩裂隙发育参数,才能进行准确模拟。而目前对岩体裂隙参数的获取一般是通过已揭露的岩体进行素描来进行,对于尚未揭露岩体尚未见定量准确的探测方法,同时对于裂隙的连通性也很难通过已揭露岩体进行确定。总的来说,目前尚没有能够准确量测岩体裂隙的探测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裂隙三维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能够在准确、定量的探测岩土体中的裂隙三维展布及连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岩体裂隙三维探测系统,包括向裂隙岩体中注入可在裂隙中运移的感应介质的介质注入管以及用于检测感应介质的裂隙传感器,所述的裂隙传感器包括一个中空杆,沿着中空杆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与中空管连通的间隔器,且每两个间隔器之间布置一个固定在中空杆上的介质感应元件,每个介质感应元件均通过独立的通讯线与信息采集器相连,实现裂隙空间信息的定位。所述的介质感应元件感应到在裂隙中运移的感应介质后,即时将信号通过导线传送到信息采集器,上述每个介质感应元件的信号感应及传递均是相互独立的,以实现裂隙空间信息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介质注入管为一个中空管体,探测时中空管体被安装在介质注入孔的孔口,并在孔口安装封孔塞;其作用是向裂隙岩体中注入可在裂隙中运移的感应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空杆是一种具有一定刚度和壁厚的中空杆体,中空杆体的内部与每一个间隔器相连通,通过向中空杆体内充入高压气体或液体,实现间隔器侧向膨胀或收缩,具体如下:
当间隔器内充入高压气(液)体时,间隔器侧向膨胀,并最终与探测孔的孔壁接触并密贴,达到封隔的目的;当间隔器内气压降低时,解除封隔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间隔器的间隔距离与感应单元数量成反比。间隔器的间隔越小,感应单元数量越多,裂隙的探测精度和定位精度越高。
进一步的,探测时注入的感应介质,应当与介质感应元件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的裂隙传感器位于探测孔中,所述的探测孔设置在注入孔的周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先在岩体中施工若干介质注入孔,而后在介质注入孔的周围施工与介质注入孔平行的若干探测孔,将裂隙传感器安放入探测孔。间隔器膨胀后,每个裂隙传感器上的介质感应元件被相互隔离,且分布在不同深度,由此形成了在裂隙岩体中的三维布控状态;当通过介质注入孔注入的感应介质通过裂隙运移到若干介质感应单元时,便获取了裂隙的三维空间信息,从而实现了裂隙的三维探测。
所述的岩体裂隙三维探测系统的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需要在岩体中施工若干介质注入孔,并清孔,将介质注入管安装在介质注入孔并采用封孔塞封孔;
步骤2根据需要在岩体中的介质注入孔的周围施工若干探测孔,并清孔;
步骤3检测间隔器的密闭性满足要求后,将裂隙传感器放入探测孔;
步骤4将通讯线连接到信息采集器;
步骤5根据每个介质注入孔、裂隙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及深度,测算每个介质感应元件的坐标并编号;
步骤6通过中空杆向间隔器内充入高压气体或液体并保持,间隔器内的压力应大于感应介质注入压力;
步骤7间隔器内的压力稳定后打开信息采集器;
步骤8通过介质注入管开始向岩体中注入感应介质;感应介质将会沿着岩土体中的裂隙、缝隙进行扩散,部分介质最终会与某裂隙传感器的某介质感应元件接触,该介质感应元件将信号传送至信息采集器;根据每个介质感应元件的位置以及编号,确定该介质感应元件所在位置存在裂隙的位置;
步骤9当信息采集器在设定时间内不再接收到新的裂隙信息时,通过中空杆释放压力,拔出裂隙传感器,探测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的探测孔的直径应当略大于裂隙传感器的外径,以同时满足裂隙传感器的放入并满足间隔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务系统数据转换工具
- 下一篇:一种财务系统数据转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