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5143.5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方瑞松;方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瑞松 |
主分类号: | F23B10/02 | 分类号: | F23B10/02;F23K3/16;F23L5/02;F23Q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生物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就 是将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树皮、秸秆、木材加工剩余物等),通过燃烧器燃烧,发出热量, 也就是再生能源的利用。所谓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形式,他间接或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气态燃料,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通过化学的热解、气化和燃烧作用,转化为热量。生 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成本低,风险低,效率高。减少污染物(二氧化硫,氮化物等)及温室气体 排放,保护环境。现有的燃烧生物质的锅炉一般采用直立式结构,容易结焦而进一步造成燃 烧不充分,结焦以后无法及时的排出,既浪费了资源,产生的为充分燃烧的颗粒物也对环境 造成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是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的 气化燃烧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烧装置,包括机座、机 架、设置在机架中央的进料系统、设置在机架侧面的燃烧系统、设置在机架上的送风系统和 设置在机架上的点火系统;所述的机架设置在所述的机座上;所述的进料系统将生物质燃 料运送到所述的燃烧系统内,所述的送风系统为所述的燃烧系统送风,所述的点火系统为 所述的燃烧系统点火。
所述的燃烧系统包括不锈钢外壳、风箱、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所述的第一炉膛和 第二炉膛的外侧均包覆有耐火材料层,所述的不锈钢外壳内靠近所述的机架一侧设置有风 箱,所述的风箱底部设置有出灰口,包覆有所述耐火材料层的所述第一炉膛通过耐高温底 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风箱内,所述的第二炉膛与所述的第一炉膛通过拼接结构连接,所述 的第二炉膛外侧的耐火材料层直接与所述的不锈钢外壳抵接,所述的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 的侧壁均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的第二炉膛在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带有炉门的炉 口。
所述的进料系统包括料斗、电机和螺旋送料装置,所述的料斗下端的出料口与所 述的螺旋送料装置连通,所述的电机带动所述的螺旋送料装置将生物质燃料运送到所述的 第一炉膛内。
所述的送风系统包括鼓风机、送风管和配风装置,所述的送风管和配风装置均与 所述的鼓风机连通,所述的配风装置与所述的第一炉膛侧壁的部分通风孔连通,所述的送 风管与所述的第二炉膛侧壁的通风孔连通。
所述的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管、密封塞和点火棒,所述的点火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 的第一炉膛内部,所述的点火管的另一端塞有所述的密封塞,点火时将所述的密封塞拔出, 将所述的点火棒沿所述的点火管伸入到所述的第一炉膛内部点火。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为调速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座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送料装置内设置有防回火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架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机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均采用碳化硅耐腐蚀耐火材料压铸成型。
本发明的环保型生物质燃烧装置结构合理,通过设置两个炉膛进行初步燃烧和进 一步充分燃烧,并且两个炉膛采用分段压铸并通过拼接结构连接,一旦在使用过程中损坏,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更换,降低维护成本;燃烧时不容易结焦,即使结焦也很容易横向将结 焦捅出;第一炉膛放置在风箱中,风箱通过炉膛侧壁的通风孔向燃料提供燃烧所需要的充 分氧气,同时在炉膛能产生正压,通过第二炉膛口向需热设备提供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座,101、万向轮,102、高度调节装置,200、机架,301、不锈钢外壳, 302、风箱,303、第一炉膛,304、第二炉膛,305、耐火材料层,306、出灰口,307、耐高温底座, 401、料斗,402、电机,403、螺旋送料装置,404、防回火装置,501、鼓风机,502、送风管,503、 配风装置,504、控制阀门,601、点火管,602、密封塞,603、点火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瑞松,未经方瑞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视频信息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驱风力发电机导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