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灌根防治韭蛆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35529.6 申请日: 2016-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5660313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史彩华;胡静荣;张友军;王文凯;李传仁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大学
主分类号: A01G25/00 分类号: A01G25/00;A01G13/00
代理公司: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代理人: 陈德斌
地址: 43402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二次 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灌根防治韭蛆的方法,属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韭菜是一种大众蔬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认为具有补肾、健 胃、提神等功效。韭菜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蒙 古、日本等,但制约韭菜生长的关键因子之一是韭蛆。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YangandZhang)的幼虫,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该虫在全国均有发生,可危害7 科30多种蔬菜、瓜果类和食用菌,尤其喜欢取食韭菜。因该虫体形小、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 严重、聚集分布于土壤中危害,导致防治困难,一般韭菜田块减产40-60%,严重田块甚至绝 收。

目前,防治韭蛆的方法很多,按大类主要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 学防治。其中,化学防治仍然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也最受菜农欢迎。然而,如果施 药方法不当,可能无法发挥药剂最佳的防治效果。比如:相同用量的药剂防效差异甚大;或 者相同防效用药量差异较大;或田间施药不均,存在施药“死角”,为韭蛆再次大量爆发提供 一定的基数等等。上述均为韭蛆产生抗药性,韭菜携带农药残留,韭蛆再次大爆发等带来严 重的生产隐患和安全隐患。因此,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法至关重要。如何在省工省时省药的基 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药剂的多重功效,既能防治韭蛆,又不造成环境和韭菜农药残留 污染,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操作简单、药剂分布均匀、防治效果好、用药量 少、持效期长,对环境和韭菜生产安全等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药剂的各种功效,既能 防治韭蛆,又不造成环境和韭菜残留污染;且能够客观评价药剂对韭蛆是否具有良好的杀 灭作用,在韭菜根蛆防治领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对其它作物地下病虫害防治也具 有一定参考与借鉴作用的二次灌根防治韭蛆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次灌根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韭蛆喜湿的生物学特性,施药前2d对韭菜地进行大水浇灌,以增加土壤湿度,浇 灌量以农田土壤充分饱和为准;大水浇灌的目的以使隐藏在韭菜假茎或直根中的韭蛆回到 鳞茎外的叶鞘内,或土壤须根附近,以利于后续将其杀死;

2、大水浇灌2天后,根据农药厂家不同药剂在每亩地的推荐剂量,先将农药溶入100L的 水中进行稀释,调配好药剂混合水后备用;

3、在农田的一端设置多个进水口,然后通过进水口再次引水浇灌;

4、再次引水浇灌过程中,将调配好的药剂混合水通过各进水口与浇灌水混合,使其借 助浇灌水从农田的一端流向农田的另一端流动;其目的是增加药剂混合水的流动性,让药 剂混合水均匀分布在每一株韭菜根茎周围;

5、当混有药剂混合水的浇灌水流动到农田的另一端,且农田内的水面上升到2-3cm后 停止浇灌,同时封堵好进水口,以防止浇灌水回流;其作用是使浇灌水中的药剂慢慢渗透到 土壤较深的位置,便于韭菜须根大量吸收,以充分发挥药剂的作用;同时也使药剂与土壤深 处的韭蛆接触,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

6、1天后当浇灌水渗入到农田土壤后,即告灌根式消灭韭蛆害虫完成。

所述的药剂为噻虫胺、辛硫磷、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辣根素、石灰氮中的任意一 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与传统的施药方法进行比较,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韭蛆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的分散程 度,尤其是韭蛆喜湿的生物学特性,让施药不再盲目或随机。

提前2d对韭菜地进行大水浇灌,目的是有利于施药时提高药水混合物在田间的流 速,增加药剂在土壤中纵横向的分散度;同时,增加土壤湿度,诱出隐藏在韭菜假茎或直根 中的韭蛆,施药时利于药剂与韭蛆体壁充分接触,最大限度地发挥药剂的多重功效(触杀、 胃毒、熏蒸等)。

为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优点,发明人用几种化学农药分三组进行了韭蛆防治试 验,具体试验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药剂与小区划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