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附着于牙体组织的负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5658.5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顾斌;温宁;党瑞杰;刘娜;郭斌;赵立升;刘宸箐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斌;温宁;党瑞杰;刘娜;郭斌;赵立升;刘宸箐 |
主分类号: | A61C19/06 | 分类号: | A61C19/06;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着 组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着于牙体组织的负压装置,其用于临床治疗牙源性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可使用在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颌骨囊肿、牙髓炎、根尖周炎、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等疾病的治疗。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治疗牙源性疾病如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颌骨囊肿大多数采用减压引流术,在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等通常采用开放引流,临床循证医学和科学实验证明,这些疗法具有很好的疗效,减压或开放引流,目的是使得局部炎症有一个通道,使得压力得到释放,减轻疼痛和局部损伤,减少囊腔内的压力,压力消除后病变区域周围新骨形成,囊腔缩小,从而可以达到保存颌骨和牙齿解剖结构,减少手术创伤,同时降低复发率。但是这样会导致很多后续的问题,比如目前临床采用的减压引流术治疗周期长,增加了术后囊腔感染的机会,且牙龈易长入引流口需二次开窗手术;而开放引流会带来如口腔唾液、食物碎屑、口腔各种微生物及感染组织进入开放的牙髓腔甚至根尖周,有可能继发更严重的炎症和感染。因此,如何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创伤性治疗成为研究热点。颌骨是人体组织中最活跃的部位,遇到压力就会活化破骨细胞,导致骨吸收,而遇到拉力则会活化成骨细胞,导致成骨过程,负压的原理与此类似,可以将根尖炎症或颌骨囊肿囊腔流体静压改变为负压应力,由囊腔内流体静压导致病变膨胀生长因素随之消除,骨组织向囊腔内方向生长,从而缩短了病程,同时降低了感染。随着科技和医疗设备领域的进步,本发明将材料学、生物力学相结合,发明了一种附着于牙体硬组织的负压装置,通过牙体组织本身具有的根尖孔结构,既能引流又能形成囊腔内负压,同时不再需要在颌骨内长期植入负压引流的人工装置,可以大大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感染机会,减少创伤及口内的不适感,提高了治疗牙源性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着于牙体组织的负压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负压机、负压力测试器、负压控制阀、封闭部件、液体回收器以及药物放置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负压机连接到负压力测试器,负压力测试器通过连接部与负压控制阀相连,负压控制阀通过连接部与封闭部件相连,封闭部件通过牙科粘接剂与牙体硬组织相连;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封闭部件由负压管和外部层制成,外部层为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与牙体组织在牙科粘接剂作用下形成密闭空间;负压管由金属材料制成,负压管朝向牙髓腔的一端开有负压吸引孔,负压管朝向口腔端的一端与外部层平齐,并通过连接部与负压控制阀相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构成封闭部件的外部层外表面为粗糙面,外形为圆柱形或圆锥形,根据前后牙髓腔形态的不同,外部层直径为2-10mm,高度为2-10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封闭部件的外部层可以根据髓腔的形态和高度的不同进行磨改。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封闭部件中央的金属材料制成的负压管被外部层包绕,并与高分子材料密实结合,负压管内径为0.5-1mm,髓腔端开有负压吸引孔,负压管伸展出高分子材料1-10mm,口腔端与高分子材料平齐,并通过连接部与负压控制阀相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附着于牙体组织的负压装置还包括液体回收器和药物放置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液体回收器容量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00μL,可以回收负压引流出的物质,同时可以将回收后的物质用于相关检测。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药物放置器容量大于0且小于等于100mm3,可以根据不同的炎症或感染类型,放置富氧药物,杀菌药物,固化药物。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封闭部件外部层为塑料、树脂或橡胶,所述封闭部件中央的金属材料制成的负压管为医用钛合金、纯钛、钴铬合金或不锈钢。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附着于牙体组织的负压装置,其负压力测试器与负压控制阀之间为活动连接,该牙体组织为牙体硬组织。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斌;温宁;党瑞杰;刘娜;郭斌;赵立升;刘宸箐,未经顾斌;温宁;党瑞杰;刘娜;郭斌;赵立升;刘宸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性化硬组织缺损修复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种植牙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