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共焦显微镜观测数据的矿物表面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6037.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丽;陈学华;陈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显微镜 观测 数据 矿物 表面 粗糙 度数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共焦显微镜观测数据的矿物表面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具体步骤:
⑴输入共焦显微镜观测的岩矿石的表面结构数据及基准样品的观测标准值;
⑵对表面结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压制和去除表面结构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局部位置的噪声干扰强,则选择的滤波窗口也大、局部位置的噪声干扰弱,则滤波窗口小;
利用最小二乘曲面方程拟合表面结构数据的基准中线,得到预处理后的表面结构数据;所用曲面方程为以下形式:
其中,a为曲面方程系数,M为曲面方程的最大阶数,C(x,y)表示拟合得到的高阶曲面方程,作为表面结构数据的基准中线,得到的预处理后的表面结构数据Dp(x,y)为:
Dp(x,y)=D(x,y)-C(x,y);
⑶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预处理后的表面结构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小尺度的粗糙度数据,具体算法如下:
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将数据Dp(x,y)迭代分解为若干个不同中心频率的窄带信号分量,即固有模态函数(IMF),分解过程中得到的固有模态函数的中心频率从高至低顺序排列,使数据Dp(x,y)表示为这些尺度从小到大的信号分量(IMF)的线性组合:
其中,N为经验模态分解的次数,R(x,y)为经验模态分解后的残差信号分量;
从上述不同尺度的信号分量系列中,分离出小尺度的粗糙度数据DR(x,y)为:
其中,R为小尺度固有模态函数的个数;
⑷利用粗糙度数据计算岩矿石表面粗糙度,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将粗糙度数据DR(x,y)变换为虚部形式两者可构成复数形式的粗糙度数据
则粗糙度数据的空间振幅为:
粗糙度数据的在x,y方向的空间波数分别为
将粗糙度数据的空间振幅与空间波数相结合,定义岩矿石表面粗糙度为
R(x,y)=bA(x,y)F(x,y)
其中,b为共焦显微镜表面粗糙度基准校正因子,可通过标准样的实验测试过程确定;由此,通过计算上式,可以定量获得岩矿石表面粗糙度参数;
⑸利用数据成图软件,将岩矿石表面粗糙度数据转化成剖面图像或进行可视化显示,用于岩矿石的矿物物相分析与解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焦显微镜观测数据的矿物表面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自适应中值滤波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它能根据表面结构数据中的局部噪声强度自适应地调节滤波窗口的大小,使该预处理能在尽量减少噪声干扰的同时,尽量保留表面结构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改善了表面结构数据的信噪比和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焦显微镜观测数据的矿物表面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高阶多次曲面方程构建的最小二乘目标函数,拟合岩矿石表面结构数据中包含的基准曲面,使处理后的表面结构数据去除了基准曲面中线值的影响,有利于该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和粗糙度数据的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焦显微镜观测数据的矿物表面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尺度的表面特征参数,包括波纹度和形状误差进行分离后,利用小尺度固有模态函数建立了粗糙度数据DR(x,y),用于定量计算岩矿石表面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焦显微镜观测数据的矿物表面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了岩矿石表面粗糙度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公式,它考虑了表面结构数据在时频域中的局部空间振幅和空间波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了局部空间振幅与空间波数的共同作用和贡献,使表面粗糙度特征参数能直接和定量地反映岩矿石表面的粗糙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0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