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行为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6647.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蒋晨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5/00 | 分类号: | G07C5/00;G07C5/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赵伟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识别 驾驶 行为 智能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驾 驶行为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交警部门采用摄像头拍摄和交警巡逻来监测超 速、超载、无证驾驶、酒驾等违法驾驶行为。在某些路段布置摄像头,对 往来车辆进行拍摄,从而抓获超速车辆,并对车主予以处罚;交警人工抽 查超载、无证驾驶或酒驾,并对违规驾驶员予以相应惩罚。
这种交通监测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众多交警人员的巡逻监 视以及各路段摄像头的布置和维修;其次,这种交通监测方式下有许多漏 网之鱼,有的人使用假车牌,则随意超速也能避免惩罚;有的人超载、酒 驾或无证驾驶,只要没碰上巡逻的交警就不会被惩罚;有的人肇事后逃逸, 只要没有目击者或摄像头就可能逍遥法外;另外,这种交通监测方式不能 实时监控,当车辆不在监控区域内,驾驶人员可能会因为没有监管而违反 交通规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 别的驾驶行为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全方位 覆盖、实时检测的驾驶行为智能监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 驾驶行为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终端模块和云端模块;
其中,终端模块用于自动采集驾驶员指纹、实时检测违规驾驶行为, 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云端模块;
云端模块用于将驾驶员指纹信息与库文件进行匹配,判断驾驶人员是 否获得授权,以及是否无证驾驶;根据判断结果向终端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并实时存储将违规驾驶行为信息;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行为智能监测系统,相当于一个 无处不在的隐形“交通警察”,可自动检测并保存违法驾驶行为信息以及与 之对应的违法人员信息;可将超速、超载或酒驾的违法驾驶行为与当前驾 驶员关联,可严控无证驾驶行为,可提供肇事逃逸的嫌疑人线索。
优选的,上述终端模块包括指纹车钥匙、无线通信单元和控制器;
其中,指纹车钥匙用于采集驾驶员指纹;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指纹信 息发送到云端模块,并接收云端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器根据该控制 指令生成发动机控制信号,许可或者禁止发动机启动。
优选的,上述终端模块还包括行为探测器;用于实时采集超速、超载、 酒驾或疑似肇事逃逸的违规驾驶行为信息;并将该违规驾驶行为信息通过 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到云端模块。
优选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GPRS实现。
优选的,上述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行为智能监测系统,其云端模块包 括验证单元和存储单元;
其中,验证单元用于将驾驶员指纹信息与库文件进行匹配,判断驾驶 人员是否获得授权,以及是否无证驾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违规驾驶行为 信息与对应的驾驶员信息。
优选的,上述指纹车钥匙上与手部接触的部位内含指纹传感器,锁身 部分具有传导电路;指纹车钥匙通过传导电路从汽车电瓶取电;指纹传感 器用于自动采集指纹;所获得的指纹信息通过传导电路发送到无线通信单 元。
优选的,上述行为探测器包含了车载GPS、超重传感器、酒驾传感器、 和/或撞击传感器;
其中,车载GPS用于定位车辆位置并测速,实现对超速行为的探测;
超重传感器通过测量车辆底盘与地面的距离以及车轮气压来获取车辆 超载信息;酒驾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多个酒精探测器,用于获取驾 驶员酒驾的信息;撞击传感器用于检测异常的撞击力,获取疑似肇事逃逸 的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 别的驾驶行为智能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驾驶员指纹信息,并发送到云端通信模块;
(2)将指纹信息与库文件进行匹配,判断驾驶人员是否获得授权,以 及是否无证驾驶;若是,则向终端模块发送合格指令;若否,则向终端模 块发送不合格指令;
(3)根据收到的指令生成发动机控制信号,若收到的是合格指令,则 生成发动机启动的控制信号;若收到的是不合格指令,则生成禁止发动机 启动的控制信号;
(4)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若检测到超速行为,则进入步骤(5);若检 测到超载行为,则进入步骤(6);若检测到酒驾行为,则进入步骤(7); 若检测到疑似肇事逃逸行为,则进入步骤(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具钳
- 下一篇:山地三维地质体建模方法及综合地学信息演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