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6784.2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2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余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慢性 支气管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咯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粘稠不易咳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稠度增加或为黄色脓性,偶有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后,支气管粘膜的迷走神经感受器反应性增高,副交感神经功能亢奋,可出现过敏现象而发生喘息。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咳嗽,咳痰不停,冬秋加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呼吸困难一般不明显,但并发肺气肿后,随着肺气肿程度增加,则呼吸困难逐渐增剧。目前西医西药治疗多采用止咳定喘的方法,但治标不治本,停药则复发,且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伤害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稀释痰涎、化痰平喘作用,对急性与慢性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种治疗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组份:炙麻黄20~40份,胆南星20~40份,川贝母20~40份,杏仁20~40份,桔梗20~40份,全瓜蒌20~40份,青天葵20~40份,紫苑20~40份,冬花20~40份,水400~500份。
进一步的,炙麻黄30份,胆南星30份,川贝母30份,杏仁30份,桔梗30份,全瓜蒌30份,青天葵30份,紫苑30份,冬花30份,水450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鱼腥草20~40份,甘草20~40份,桑白皮20~40份,前胡20~40份。
进一步的,鱼腥草30份,甘草30份,桑白皮30份,前胡30份。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稀释痰涎、化痰平喘作用,对急性与慢性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病例一:
黄某,男,45岁,慢性支气管炎己有多年,时有急性发作,平时咳嗽多痰,动则喘满,喘息气动无力,晨起更甚。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后服本药10剂,咳出痰涎甚多,用本药加减服用三个多月痊愈,一年来未见复发。
病例二:
陈某,男15岁,支气管哮喘三年,平时尚可,冷热感冒时发作,咳嗽多痰,气息急速,时有哮鸣喘息声,晨起更甚,打针输液能解一时之急,终无彻底解决之法,后服本药15剂,吐出痰涎数升,气息平缓,加减服用四个多月痊愈,二年来未有复发。
病例三:
徐某,男,13岁,自幼体弱多病,天气变化时极容易感冒咳嗽,家里时时备有各类感冒咳嗽药,止咳糖浆等,每次感冒咳嗽时自行配服,初时效果不错,近半年来,每逢感冒必兼咳嗽气喘,打针输液,住院治疗,只能解决一时之效。后服用本药七剂,吐痰无数,气息平稳,本药加减服用两个多月,基本正常,嘱每月服用7剂,依病用本药加减服用半年痊愈。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稀释痰涎、化痰平喘作用,对急性与慢性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余英,未经黎余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