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6852.5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50/533;H01M4/64;H01M4/70;H01M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裸电芯、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裸电芯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具有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空白正极集流体,切割部分空白正极集流体并向上折叠而形成正极连接部,至少部分正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超出正极集流体外边缘,正极极耳固定并电连接于正极连接部超出正极集流体外边缘的部分,且正极极耳的厚度大于正极连接部的厚度;和/或负极极片具有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空白负极集流体,切割部分空白负极集流体并向上折叠而形成负极连接部,至少一部分负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超出负极集流体外边缘,负极极耳固定并电连接于负极连接部超出负极集流体外边缘的部分,且负极极耳的厚度大于负极连接部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其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电芯在同样的空间内要提供更多的容量。传统卷绕结构的二次电池中,正、负极极片的起始端都设有空白集流体,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一端直接焊接在正、负极极片上的空白集流体上,另一端伸出包装袋10mm左右。如果极耳太薄,其强度低,伸出包装袋的极耳部分容易断裂,且极耳的过流截面积小,因此为了保证其强度和过流截面积,极耳的厚度为60um以上。由于极耳厚度的累加,使得焊接极耳区域的厚度为电池的最大厚度,又因为极耳的厚度难以进一步降低,因此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电芯结构中,利用超声焊接将正极耳极和负极极耳分别焊接到正、负极极片的集流体上,同时在焊接的地方两面贴胶纸,并且将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用包装袋密封后引出。
因此,目前工艺存在的问题是:
1.极耳厚度较厚,占用电芯厚度空间;
2.在焊接两面均需要贴胶纸,占用电芯厚度空间;
3.由于极耳基本较厚,需采用大焊头超声焊接,导致集流体上的焊印较深。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减小了二次电池的裸电芯的厚度,提高了裸电芯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裸电芯、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
裸电芯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
正极极片具有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极片具有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空白正极集流体,空白正极集流体形成有正极连接部,正极连接部通过切割一部分空白正极集流体并由该切割的部分空白正极集流体向上折叠而形成,使得至少一部分正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超出正极集流体外边缘,正极极耳的一端固定并电连接于正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超出正极集流体外边缘的部分,且正极极耳的厚度大于正极连接部的厚度;和/或负极极片具有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极片具有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空白负极集流体,空白负极集流体形成有负极连接部,负极连接部通过切割一部分空白负极集流体并由该切割的部分空白负极集流体向上折叠而形成,使得至少一部分负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超出负极集流体外边缘,负极极耳的一端固定并电连接于负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超出负极集流体外边缘的部分,且负极极耳的厚度大于负极连接部的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正极极耳与正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超出正极集流体外边缘的部分连接,和/或负极极耳与负极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超出负极集流体外边缘的部分,所以正极极耳和/或负极极耳无需伸入裸电芯的内部,而由于正极连接部由空白正极集流体切割翻折形成和/或负极折叠部直接由空白负极集流体切割翻折形成,所以正极折叠部和/或负极折叠部的厚度小,从而减小裸电芯成型时的厚度,提高了裸电芯的能量密度;正极极耳的厚度大于正极连接部的厚度和/或负极极耳的厚度大于负极连接部的厚度,所以能够保证正极极耳和/或负极极耳自身的强度,避免断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用燃料电池堆
- 下一篇:卷针驱动机构及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