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7390.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莲;康海飞;魏雯颖;吴艳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0/56;C02F1/28;C02F1/6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酰胺 海藻酸钠 复合水凝胶 水凝胶 制备方法和应用 聚丙烯酰胺 生物相容性 阳离子染料 引发剂加入 重金属离子 玻璃模具 多价离子 化学物质 接枝共聚 力学性能 吸附能力 真空除泡 混合液 交联剂 水中 吸附 催化剂 加热 制备 污水处理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和丙烯酰胺按比例溶于水中混合均匀;2)依次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加入进行真空除泡处理后,加入催化剂;3)将所得混合液转移至玻璃模具中加热进行反应,即得所述的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本发明所述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具有较好的多价离子吸附能力和生物相容性;结合聚丙烯酰胺网络和海藻酸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作用,使所得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且该水凝胶在不同pH下具有敏感性、可与多种阳离子染料和重金属离子产生分子间相互作用,适用于化学物质的吸附分离及污水处理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城镇化提速以及人口数量的膨胀,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环境形势。近几年,中国重大环境污染以及事故频频发生,其中水污染事故占一半左右。据监察部统计分析,我国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水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出台。关于水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工业污染;二是城市生活污水;三是面源污染,即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镉、铜、汞、镍、锌等),这些离子如果处理不彻底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例如“水俣病”和“痛痛病”。因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除去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
吸附法对重金属离子废水具有很好的去除效率、能够有效回收废水中微量重金属等特殊优点,是一种处理重金属离子的重要方法。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水凝胶早有报道:吴鹏等制备了一种海藻酸钠/纤维素水凝胶球,该复合凝胶球对亚甲基蓝、金胺O和臧红T等阳离子染料有着良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含有50%海藻酸钠凝胶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163.36mg/g(吴鹏,刘志明.海藻酸钠/纤维素水凝胶球的制备与应用.功能材料,2015,46(10):10144-10147);袁毅桦等制备了一种交联壳聚糖/海藻酸钠吸附剂,其对水相中的Cu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袁毅桦,雷莉等.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海藻酸钠吸附铜离子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7):148-154)。
海藻酸钠与二价及以上金属离子能很好的络合,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但是单纯的海藻酸钠在水中易溶胀,力学性能差,这大大限制了海藻酸钠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吸附效率,可有效吸附重金属离子、阳离子染料等有害化学物质,用于污水处理,还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1)将海藻酸钠和丙烯酰胺按1:(5~12)的质量比溶于水中,得均匀的混合液I;
2)依次将交联剂、引发剂加入混合液I中,进行真空除泡处理后加入催化剂得混合液II,其中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0.05~5):(0.1~2):(0.2~2.5):100;
3)将所得混合液II转移至保护气体气氛的玻璃模具中,在40~70℃下保温反应1~6h,即得所述的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将凝胶取出剪成均匀块状,用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每隔12小时交替洗涤,以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酰胺等小分子,冷冻干燥至恒重。
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合液I中海藻酸钠和丙烯酰胺的总浓度为10~2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水离子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用纳米级氧化淀粉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