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信息安全存储功能的发光变色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8228.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倪钧;盖旭巧;康佳佳;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C09K9/02;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李宝元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信息 安全 存储 功能 发光 变色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变色材料的合成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信息安全存储功能的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信息安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经济和军事等领域,一旦发生信息泄露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信息存储方式尤为重要。目前,信息储存材料主要涉及具有对光、电、磁等信号具有特殊响应的物质。由于传统的信息存储材料的制备相当复杂、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技术含量高,并且需要特定的复杂仪器才能实现其信息的读取,极大的限制了这类材料的推广和应用。研发新型安全存储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光学材料由于其存储密度大,现象直观等优点成为具有更为广阔前景的信息存储材料之一。近十几年来,基于发光变色材料的信息存储技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类发光变色材料在受到特定的外部刺激后,材料的结构和激发态能级会发生改变,宏观上呈现出材料颜色和(或)发光的显著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其颜色和(或)发光的变化特征来实现信息的安全存储。与传统的信息记录与储存方法相比,这种利用发光变色材料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加密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设备和操作简易、成本低且安全系数高等诸多优势。因此,利用发光变色材料对信息进行安全存储已成最具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72748A:该专利公开的探针分子的化学式为Pt(TMSC≡CbpyC≡CTMS)(C≡CC6H4F-2)2;Pt(TMSC≡CbpyC≡CTMS)(C≡CC6H4F-3)2和Pt(TMSC≡CbpyC≡CTMS)(C≡CC6H4F-4)2。而本发明中涉及的配合物分子的化合式为Pt(TMSC≡CbpyC≡CTMS)(C≡CC6H4Br-3)2。虽然二者结构有相似之处,但是化合物的性质却大不相同:
(1)化合物的发光变色性质的响应条件不同。专利CN102372748A中涉及的化合物对卤代烃类蒸气和机械摩擦具有发光变色响应,而本发明中涉及的化合物具有对四氢呋喃蒸气的发光变色响应。
(2)发光变色的过程不同。专利CN102372748A中涉及的化合物对氯代烃蒸气分子或机械作用的发光变色响应是一步完成的,当化合物完成响应后,其发光和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而本发明中涉及的化合物具有对四氢呋喃蒸气的发光变色响应是分步进行的,配合物在接触到四氢呋喃蒸气后颜色和发光先变为红色,如果再继续接触四氢呋喃蒸气,那么颜色和发光又会变为橙色。
(3)发光变色响应的条件不同,专利CN102372748A中涉及的化合物对氯代烃蒸气分子的发光变色响应是不具有任何条件限制的,而本发明中涉及的化合物对于四氢呋喃蒸气的发光变色响应及其过程是具有条件限制的。
结合二氯甲烷或氯仿的配合物分子具有对四氢呋喃蒸气的两步发光变色响应,而其它溶剂分子的配合物分子对四氢呋喃的发光变色响应是一步完成的。这些区别最终使得本发明中涉及的配合物分子具有独特的信息安全存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价铂配合物的信息安全存储材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二价铂配合物的可用于信息安全存储的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信息安全存储功能的发光变色材料,该发光变色材料是以5,5’-二(三甲基硅乙炔基)-2,2’-联吡啶为配体、3-溴苯乙炔为辅助配体的铂(II)化合物,其化学式为Pt(TMSC≡CbpyC≡CTMS)(C≡CC6H4Br-3)2,其中TMSC≡CbpyC≡CTMS为5,5’-二(三甲基硅乙炔基)-2,2’-联吡啶;C≡CC6H4Br-3为3-溴苯乙炔基,其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摩尔比为1:0.8-1.5的5,5’-二(三甲基硅乙炔基)-2,2’-联吡啶与二甲亚砜氯化铂加入到干燥的乙腈溶液中,5,5’-二(三甲基硅乙炔基)-2,2’-联吡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3mol/L,在无水无氧条件下搅拌8-48小时,生成5,5’-二(三甲基硅乙炔基)-2,2’-联吡啶氯化铂中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