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8267.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冉进成;刘典典;官炳荣;官炳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聚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L51/00;C08K13/04;C08K3/34;C08K7/1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尼龙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尼龙(Nylon),学名聚酰胺(Polyamide),简称为PA,是指高分子链上具有酰胺基(—NHCO—)重复结构单元的热塑性树脂的总称。聚酰胺虽然种类较多,但主要由两种方法制得,一种是由二元羧酸与二元胺发生官能团间的缩聚反应制备;另一种是用己内酰胺或ω-氨基己酸开环聚合得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塑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行业,但工程塑料面临的使用环境也会越来越苛刻,比如高温、高电压、高湿、高负荷、化学试剂等,对工程塑料的性能要求也越高,常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其力学性能,提高阻燃性能或电性能等。近年来,尼龙的主要改性方法可分为共聚改性、共混改性以及填充改性。但是目前采用的改性方法针对性很强,某些性能不能兼顾。玻璃纤维价格低廉,强度和杨氏模量较尼龙树脂大10倍,吸水率非常低,耐热和耐化学药品性能和机械性能出色,是一种理想的工程用增强材料,但是当玻璃纤维的含量超过40%后,其增强效果变得不明显,反而延张性下降,而且表面出现浮纤、光泽度下降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一种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尼龙树脂为尼龙6、尼龙66、尼龙46或高温尼龙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层状硅酸盐为纳米云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云母的纵横比的平均值不小于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10mm,平均直径为7~18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硅酮粉、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或含磷抗氧剂的至少一种。
上述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通过纳米层状硅酸盐填料与玻璃纤维协同增强,不仅保持了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克服了高玻璃纤维含量增强导致的材料尺寸稳定性差、表面较差等缺点,而且对材料的颜色影响较小,机械性能优异、流动性较好,可应用于需求高强度的机械、汽车零件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一种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尼龙树脂:35~66.8%;短切玻璃纤维:30~60%;纳米层状硅酸盐:2~15%;相容剂:1~5%;润滑剂:0.1~1%;抗氧剂:0.1~1%。
进一步地,一种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尼龙树脂:37.4~52.4%;短切玻璃纤维:40~55%;纳米层状硅酸盐:2~5%;相容剂:1~5%;润滑剂:0.3%;抗氧剂:0.3%,以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及表面性能。
具体地,所述尼龙树脂为尼龙6、尼龙66、尼龙46或高温尼龙的至少一种。所述纳米层状硅酸盐为纳米云母。所述纳米云母的纵横比的平均值不小于20;例如,所述纳米云母的纵横比的平均值为25至90;例如,所述纳米云母的纵横比的平均值为30,且所述纳米云母的纵横比的最小值不小于20,此时,材料的机械性能优异、流动性较好。
具体地,所述短切玻璃纤维为无碱短切玻璃纤维,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10mm,平均直径为7~18μm。例如,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5~8mm,平均直径为10~16μm。又如,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6mm,平均直径为14μm;这样,具有材料尺寸稳定性较好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即SEBS-g-MA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聚塑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聚塑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屏蔽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用于热板熔接的聚酰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