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线路并发合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8400.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彦;阙波;邵学俭;朱义勇;陈蕾;苏毅方;崔建业;刘家齐;王凯;孟凯;王瑾;付俊强;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6;H02J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00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并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路并发合环方法,包括:获取主配网模型,并对主配网模型进行拼接;对拼接后的主配网模型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通过确定母线为节点,母线间的连接设备为支路,建立节点‑支路的电网模型;获取各节点的节点电压,各节点的节点电压包括各节点的节点电压相位及节点电压幅值;获取并发合环导纳矩阵,并发合环导纳矩阵包括常规节点导纳矩阵及并发合环增量矩阵;基于并发合环导纳矩阵、各节点的节点电压计算各合环开关的合环电流;判断合环电流是否越保护限额,如果否,则将主配网模型中的各合环开关同时闭合。由此,大大提高了负荷转移效率,降低了负荷转移时间,并且,进一步避免了诱发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线路并发合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电网负荷密度加大,电网环网化率与电缆化率越来越高,手拉手供电,多回路供电等已经成为配网设计的常态。当电网中的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线路合环,可以使得负荷快速转供到对侧线路,从而有效避免停电。
当变电站面临全停风险(如暴雨导致变电站内水位上升、一条母线检修而另一条母线发生故障等)时,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负荷快速转移出去,现有技术中应对这种情况的技术方案为逐条线路依次合环,但是发明人发现,这种方案存在负荷转移效率低,转移时间过长,容易诱发大面积停电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负荷转移效率低、转移时间过长及容易诱发大面积停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线路并发合环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负荷转移效率低、转移时间过长及容易诱发大面积停电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线路并发合环方法,包括:
获取主配网模型,并对所述主配网模型进行拼接;
对拼接后的所述主配网模型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并通过确定母线为节点,母线间的连接设备为支路,建立节点-支路的电网模型;
获取各节点的节点电压,其中,所述各节点的节点电压包括各节点的节点电压相位及节点电压幅值;
获取并发合环导纳矩阵,所述并发合环导纳矩阵包括常规节点导纳矩阵及并发合环增量矩阵;
基于所述并发合环导纳矩阵、所述各节点的节点电压计算各合环开关的合环电流;
判断所述合环电流是否越保护限额,如果否,则将所述主配网模型中的各合环开关同时闭合。
优选的,获取并发合环导纳矩阵,包括:
获取所述并发合环导纳矩阵,所述并发合环导纳矩阵包括常规节点导纳矩阵及并发合环增量矩阵,其中,所述并发合环增量矩阵表示为下式:
其中,ΔY表示所述并发合环增量矩阵,Δ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系统需要风电场提供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分析方法
- 下一篇:高压线路消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