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塑性软土中形成高强度水泥土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8765.3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林;华小龙;王凯;沈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软土中 形成 强度 水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流塑性土体处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塑性软土层的含水量一般为35%~90%,呈流动状态。
流塑性软土层作为地基时需要加固处理,常用的方法为:插入刚性桩、注入水泥浆、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水泥土桩等方法,由于插入刚性桩的工程造价较高被放弃。采用加入水泥基固化剂的方法是一种最有效且便宜的加固处理方法。但注浆加固,加固效果难以控制,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水泥桩,由于喷入的水泥浆液含水量较高与淤泥土混合形成水泥土,其强度受土的含水量影响很大,一般只能达到0.2~0.5mpa,当土的含水量达45%以上时,水泥土取芯不成形,其强度均在0.1Mpa以下。可以说,常规的以水泥基固化剂方法加固的地基难以达到加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流塑性软土中形成高强度水泥土体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流塑性软土中形成高强度水泥土体的方法:
(1)采用喷射法或振动法将砂、石骨料加入到淤泥质土中,形成排水通道;
(2)在土体自重与地面压力作用下,使排水通道附近的淤泥排水固结,降低其含水量;
(3)采用干法旋喷工艺加入水泥灰并掺入专用的早强减水性添加剂;
(4)将水泥灰与加入的砂、石骨料和淤泥质土充分搅拌;
(5)检测水泥土、砂混合料的含水量,量化加水使水泥充分水化,并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形成高强度水泥土体。
(6)在上述步骤中,采用吸尘装置将施工排出的灰尘等物体吸收起来,不让其排放到空气中。
砂、石骨料的粒径0.5~40毫米。
高强度水泥土体中砂、石骨料的含量在20%以上。
高强度水泥土体其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0MPA。
高强度水泥土体其含水量≤30%。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建筑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处理造价低,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被控制,无环境污染,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淤泥质土中投入骨料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淤泥质土中形成的高强度水泥土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流塑性软土中形成高强度水泥土体的方法:
在施工之前先准备砂、石骨料,砂、石骨料的粒径0.5~40毫米。选用此大小的骨料,可以较为方便的形成排水通道。
(1)采用喷射法或振动法将砂、石骨料加入到淤泥质土中,形成排水通道;
(2)在土体自重与地面压力作用下,使排水通道附近的淤泥排水固结,降低其含水量;
此处参见图1,砂、石骨料需要均匀的加入到淤泥质土2中形成砂石体1,砂、石骨料的间隙使得周围土体中的水分向中间集中,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箭头所示为排水通道)。
(3)采用干法旋喷工艺加入水泥灰并掺入专用的早强减水性添加剂;
(4)将水泥灰与加入的砂、石骨料和淤泥质土充分搅拌;
(5)检测水泥土、砂混合料的含水量,量化加水使水泥充分水化,并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形成高强度水泥土体。
参看图2,由于加入了带有早强减水性添加剂的水泥灰,土体已经硬化,形成高强度水泥土体3。在高强度水泥土体中砂、石骨料的含量在20%以上。高强度水泥土体其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0MPA。高强度水泥土体其含水量≤35%。
(6)在上述步骤中,采用吸尘装置将施工排出的灰尘等物体吸收起来,不让其排放到空气中。此步骤可以避免粉尘污染,施工过程中绿色环保。
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建筑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处理造价低,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被控制,无环境污染,绿色环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桩与矩形桩梯形插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反滤排水管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