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培养罐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9593.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臻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罐,具体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中的三级制备微生物培养罐。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罐是用来扩大生产微生物种群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³至数百m³。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温度是微生物培养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罐的加热装置大都集中在罐体上,因为罐体本身有一定的直径,因此这种加热装置会造成培养罐内种子液各部温度不一致,存在较大温度差,对种子液的培养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尽可能保持罐体内各部温度均匀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罐。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搅拌桨(3),
所述搅拌轴(2)、搅拌桨(3)分体设置,所述搅拌轴(2)、搅拌桨(3)内设置连通的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电热丝(5)。
所述空腔(4)包括隔离设置的空腔一(41)和空腔二(42),所述电热丝(5)设置在所述空腔一(41)内,所述空腔二(42)内通冷却介质。
所述罐体(1)外依次设置加热装置(6)和保温层(7)。
所述空腔(4)和电热丝(5)之间设置弹性导热片(8)。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在搅拌轴、搅拌桨内设置有电热丝,由于搅拌桨的转动,因此此种结构简单能较为可靠的保证罐体内各部温度的一致,极大的降低了罐体的温度差;
2)本发明进一步的在搅拌轴、搅拌桨内通冷却介质,这样冷却介质和电热丝形成配合,能较为容易的调整培养罐内的温度;
3)本发明进一步的在空腔和电热丝之间设置弹性导热片,这要加强电热丝发出热量的传导,提高热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罐体、2为搅拌轴、3为搅拌桨、4为空腔、5为电热丝、6为加热装置、7为保温层、8为导热片;
41为空腔一、42为空腔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搅拌桨3,
所述搅拌轴2、搅拌桨3分体设置,所述搅拌轴2、搅拌桨3内设置连通的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电热丝5。
所述空腔4包括隔离设置的空腔一41和空腔二42,所述电热丝5设置在所述空腔一41内,所述空腔二42内通冷却介质。
所述罐体1外依次设置加热装置6和保温层7。
所述空腔4和电热丝5之间设置弹性导热片8。
本发明采用的培养罐:其培养罐主体结构为40m3容积的密闭不锈钢罐体1,径高比为1:2;采用三层结构,内层为罐体1,中间层为加热装置6,外层为保温层7。
本发明进一步的在罐体1设有进料管道、出料管道、蒸汽管道、放空管道。培养罐内安装搅拌装置、泄压阀、PH监控装置、温度监控装置、供氧装置,所有监控装置由数据线连接到电脑,及时监控各项数据。
本发明微生物培养罐操作过程为:
1)、灭菌:由顶部喷洒装置对罐体1内壁喷洒清洁水,冲洗罐壁上残留物质,再通入蒸汽,罐内压力保持在0.12-0.125Mpa,维持30分钟。如此两次。
2)、加入上一级种子液、培养基,由罐体1底部通入清洁空气,开启搅拌装置、温度监控装置、PH监控装置,开始培养。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等气体,通过泄压阀排出。
3)、培养3-4天后,微生物达到预定种群密度,由出料管道排出罐体1。
4)、清空罐体1后,再一次进行灭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臻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臻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9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