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9771.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王润泽;吴金辉;郝丽梅;衣颖;张宗兴;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水性 聚氨酯 纳米 纤维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纺丝原液A的制备:将聚乙烯醇放入蒸馏水中,在80-90℃水浴条件下,搅拌使溶解,降温至室温,获得质量浓度为10%-17%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用蒸馏水将水性聚氨酯原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3%-17%的聚氨酯水溶液,将聚氨酯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按体积比为(1-5):(9-5)的比例混合,搅拌1.5-2.5小时得到纺丝原液A;
(2)纺丝原液B的制备:向质量浓度为10%-17%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AgNO3水溶液,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AgNO3质量浓度为0.5%-3%,所述混合液中聚乙烯醇质量浓度为8%-15%;混合溶液在避光、室温条件下搅拌30-60分钟,得到纺丝原液B;
(3)静电纺丝:将纺丝原液A和纺丝原液B分别装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储液容器中,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静电纺丝设备中纺丝喷嘴喷出并成形的两种纤维收集在表面设置有接收材料的收集鼓上,获得纤维直径为200nm-500nm之间的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74000-80000,或数均分子量为105000-11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性聚氨酯原液的固化物含量为25%-40%,粘度75mPa·s-110mmPa·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纺丝原液A通过纺丝喷嘴的速度为0.1-2毫升/小时,纺丝原液B通过纺丝喷嘴的速度为0.1-2毫升/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时所用的电压为10-20k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时环境温度为15℃-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时环境的相对湿度为2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纺丝喷嘴与接收材料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材料为铝箔或无纺布。
10.权利要求1-9之一的方法制备的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纤维的直径在200-500nm之间,所含的抗菌组分为纳米银,银的粒径为4-8n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97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