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工况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9828.7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田径;刘涓;刘忠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21/08 | 分类号: | F02D21/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赵炳仁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况 降低 柴油机 no sub 排放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全工况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1)、空气滤清器(2)、与空气滤清器(2)相连的压气机(3)、与压气机(3)同轴相连的涡轮机(4)、进气中冷器(5)、通过进气支管(16)连接在发动机(1)上的进气总管(6)、通过排气支管(17)连接在发动机(1)上的排气总管(7),设置在涡轮机(4)出口端的排气管中的蝶阀(18)、B回路中的与涡轮机(4)出口端的排气管和空气滤清器(2)出口端进气管相连的EGR阀Ⅰ(19)、A回路中的与排气总管(6)相连的EGR冷却器(20)、与进气总管(6)相连的EGR阀Ⅱ(21)、设置在排气总管(7)上的λ传感器(8)、设置在发动机(1)缸盖水套上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发动机(1)曲轴上的高响应扭矩传感器(10)和高响应转速传感器(11)、设置在进气总管(6)上的进气管压力传感器(12)、设置在排气总管(7)上的排气管压力传感器(13)、与λ传感器(8)通讯的设有计算空燃比程序的单片机(14)及电控单元ECU(1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2)依次通过压气机(3)、进气中冷器(5)与发动机(1)上的进气总管(6)管路连通,所述的涡轮机(4)与发动机(1)上的排气总管(7)管路连通;
所述的A回路是从涡轮机(4)前排气总管(7)引出,经EGR冷却器(20)、EGR阀Ⅱ(21)至进气总管(6);所述的B回路是从涡轮机(4)后引出,经EGR阀Ⅰ(19)至压气机(3)前,与空气一同经压缩进入进气总管(6);
所述的蝶阀(18)设置在涡轮机(4)出口端的排气管中;
所述的λ传感器(8)与设有空燃比计算程序的单片机(14)通讯连接,设有空燃比计算程序的单片机(14)与电控单元ECU(15)通讯连接;
所述的蝶阀(18)、EGR阀Ⅰ(19)及EGR阀Ⅱ(21)与电控单元ECU(15)控制连接;
所述的高响应扭矩传感器(10)和高响应转速传感器(11)分别与电控单元ECU(15)通讯连接,用以提供电控单元ECU(15)判断发动机(1)工况的信号;
所述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9)与电控单元ECU(15)通讯连接,用以提供电控单元ECU(15)判断冷却液温度的信号;
所述的进气管压力传感器(12)和排气管压力传感器(13)分别与电控单元ECU(15)通讯连接,用以提供电控单元ECU(15)判断进排气压差的信号;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根据NOx控制目标的实际需求以及试验标定值,在电控单元ECU(15)中设置目标空燃比;
B、λ传感器(8)实时采集过量空气系数信号传入到设有空燃比计算程序的单片机(14)中,单片机实时计算瞬时空燃比并将实际空燃比参数信号传给电控单元ECU(15);同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9)、高响应扭矩传感器(10)、高响应转速传感器(11)和进气管压力传感器(12)实时采集冷却液温度、扭矩、转速及进排气压差参数信号并传给电控单元ECU(15);
C、电控单元ECU(15)通过高响应扭矩传感器(10)和高响应转速传感器(11)分别采集的转速和扭矩信号来快速判断发动机(1)所处工况;
D、当柴油机处于起动和热机工况时,执行步骤H;
E、当柴油机处于怠速及负荷小于10%工况时,判断是否冷却液温度T<65℃,若冷却液温度未达到65℃,执行步骤H,若冷却液温度达到65℃,执行步骤I,使冷却液温度维持在65℃左右;
F、当柴油机处于10%-90%负荷工况时,判断是否实际空燃比大于目标空燃比,若实际空燃比大于目标空燃比,执行步骤I,空燃比下降,直至实际空燃比与目标空燃比差值为零时,保持此时蝶阀(18)、EGR阀Ⅰ(19)和EGR阀Ⅱ(21)开度不变;若实际空燃比小于等于目标空燃比,执行步骤H;
G、当柴油机处于负荷超过90%工况时,执行步骤H;
H、不引入EGR,A、B回路中的EGR阀Ⅱ(21)和EGR阀Ⅰ(19)均关闭;
I、判断是否排气管压力大于进气管压力,若排气管压力大于排进气管压力时,从A回路引入EGR,蝶阀(18)全开,B回路上的EGR阀Ⅰ(19)关闭,根据电控单元ECU(15)指令调整EGR阀Ⅱ(21)开度;若排气管压力小于进气管压力时,从B回路引入EGR,A回路上的EGR阀Ⅱ(21)关闭,根据电控单元ECU(15)指令调整蝶阀(18)转动角度和EGR阀Ⅰ(19)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98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