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蓝牙遥控器控制智能电视和蓝牙音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0063.9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龚红林;王春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H04N21/439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陈靖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 遥控器 控制 智能 电视 音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蓝牙遥控器控制智能电视 和蓝牙音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因为其通用性强,市场蓝牙设备保有量大,功耗低等特点,目前 在电视等家电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随着标配蓝牙的液晶电视进入大 众的家庭,蓝牙音响等电视周边外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带来的问题是, 百姓家里处理拥有电视遥控器、机顶盒遥控器、OTT盒子遥控器等,还将增加音 响遥控器,这会进一步降低电视及周边产品的用户体验满意度。
为了减少遥控器数量,一般采用的方式是,需要控制电视机时,蓝牙遥控 器与电视配对;需要控制蓝牙音响时,蓝牙遥控器与音响配对。这种方式对用 户来说,经常需要做遥控器与电视机或音响配对,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需要控制电视时,采用蓝牙遥控器与电视配对, 需要控制蓝牙音响时,采用蓝牙遥控器与音响配对存在使用不方便的不足,提 供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单蓝牙遥控器控制智能电视和蓝牙音响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蓝牙遥控器控制智能电视和蓝牙音响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蓝牙遥控器与智能电视通信,蓝牙遥控器发送键码;
步骤b,智能电视中的蓝牙模块接收键码,并将键码传输至智能电视;
步骤c,智能电视解析键码,判断该键码是否为返回键键值,如果是,则进 入步骤d,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f;
步骤d,判断智能电视是否进入音响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e,如果不 是,则进入步骤g;
步骤e,智能电视执行退出音响模式;
步骤f,判断智能电视是否进入音响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h,如果不 是,则进入步骤g;
步骤g,智能电视响应键码并执行;
步骤h,智能电视将键码传输至音响模式转化模块,音响转化模块通过内置 在其中的键码到AVRCP转换映射表将键码映射为AVRCP命令,并将该AVRCP命令传 输至蓝牙模块;
步骤i,蓝牙模块将AVRCP命令发送至蓝牙音响;
步骤j,蓝牙音响接收命令后执行。
本技术方案中蓝牙模块安装在智能电视内部,音响转化模块安装在智能电 视系统内,音响转化模块内预置键码到AVRCP转换映射表,音响转化模块用于将 智能电视转化为音响模式。
智能电视音响模式关闭时,智能电视响应并执行蓝牙遥控器发送的键码;
智能电视音响模式开启时,除特殊按键键码(例如返回键键码),智能电 视将键码发送给音响转化模块,音响转化模块将键码映射为AVRCP命令后,传输 给蓝牙遥控器,蓝牙遥控器将AVRCP命令发送至蓝牙音响,蓝牙音响响应并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省去了蓝牙音响的遥控器,仅仅提供一个蓝牙遥控器就 可以方便用户对智能电视和蓝牙音响的控制,不需要用户在智能电视遥控器和 音响遥控器之间交换使用;
由于省去了蓝牙音响遥控器,这样就可以不用给蓝牙音响标配蓝牙遥控器, 降低了音响成本;
本发明可以用于智能电视和蓝牙音响以外的其他蓝牙设备使用,实现一种 单蓝牙遥控器控制两个蓝牙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单蓝牙遥控器控制智能电视和蓝牙音响的方法,它包括以 下步骤:
S101,蓝牙遥控器与智能电视通信,蓝牙遥控器发送键码;
S102,智能电视中的蓝牙模块接收键码,并将键码传输至智能电视;
S103,智能电视解析键码,判断该键码是否为返回键键值,如果是,则进 入步骤S104,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S106;
S104,判断智能电视是否进入音响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05,如果 不是,则进入步骤S107;
S105,智能电视执行退出音响模式;
S106,判断智能电视是否进入音响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08,如果 不是,则进入步骤S107;
S107,智能电视响应键码并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