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结充填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0283.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尤祎;廖江南;刘福春;李晓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8/14;C04B22/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结 充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充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胶结充填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湿法磷酸工艺主要以二水法为主,二水法生产磷酸时,其副产物二水磷石膏 (CaSO4·2H2O)作为一种胶结充填材料在矿山充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二水磷石 膏进行胶结充填时存在如下问题:
(一)充填成本高。由于二水磷石膏胶凝作用小,故在利用其进行胶结充填时,为保证 固化后充填体3d强度和7d强度满足采矿要求,普遍需掺入占比高的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如 专利CN201310035710公开的一种细粒尾矿充填用的胶凝材料,需掺入15%~40%的贝利特- 硫铝酸盐水泥。掺入水泥则使得充填成本大大提高。
(二)固化强度低。为了降低充填成本,某些二水磷石膏充填工艺采用黄磷炉渣用作胶 凝材料,作为水泥等胶结剂的替代品。虽使得充填成本降低,但固化强度无法满足采矿要求 (一般3d充填体强度不小于1.5MPa,7d充填体强度不小于2.5MPa)。如专利 CN201210411684公开的一种用于矿山井巷充填的混合物料,需掺入10%~24%的黄磷炉渣替 代水泥用作胶凝材料,其28d固化强度仅为0.72MPa,难以满足要求。
(三)固化时间长。如专利CN200610031428公开的磷石膏充填于井下采空区形成固化 充填体的方法,其固化时间长达28天,抗压强度才能达到1~1.3MPa。专利CN200710193247 公开的磷石膏用于矿山采空区胶结充填的方法,虽通过加入水淬铁(钢)渣和石灰优化水泥 的胶凝作用,但仍需5~8天固化,抗压强度才能达到1.5MPa,固化时间偏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胶结充填料,该充填料成本极低, 固化时间短,固化强度高,绿色环保,可用于井下充填。
研究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 其水化反应后主要生成水化硅酸钙(3CaO·2SiO2·3H2O)凝胶起到胶凝作用,也即普通硅 酸盐水泥经水化反应后才具有胶凝作用。
贵州川恒化工公司在国内率先突破半水法湿法磷酸成套技术,半水磷石膏为该方法生产 磷酸时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CaSO4·1/2H2O。能否利用半水磷石膏进行胶结充填,同时克 服二水磷石膏胶结充填成本高、固化时间长、固化强度低等问题,本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结晶水含量9.5%以内的半水磷石膏(CaSO4·1/2H2O)遇水后可快速水化, 生成的二水磷石膏(CaSO4·2H2O)晶体形成胶凝材料结构骨架,具有优良的胶凝性能,可 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后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起到胶凝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结充填料,包括按下述重量配比 的半水磷石膏、全尾砂和石灰,全尾砂:半水磷石膏=1:3~1:4,石灰:半水磷石膏=1.2%~2.0%, 其中半水磷石膏结晶水含量在9.5%以内。
上述胶结充填料用水制成充填料浆。优选制成质量浓度69%~73%的充填料浆。
优选的,半水磷石膏结晶水含量5.3~8.63%,进一步优选的,5.3~6.7%。
优选的,石灰:半水磷石膏=1.2%~1.6%。
优选的,所述全尾砂为单一反浮选工艺生产磷精矿的副产物。
所述石灰为生石灰或熟石灰。
上述胶结充填料的制备方法,是将半水磷石膏、全尾砂和石灰按所述配比加水混合并搅 拌均匀。
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充填成本低。本发明充分利用半水磷石膏的优良胶凝特性,无需掺入水泥、粉煤灰或 黄磷炉渣用作胶凝剂。将选厂产出的全尾砂用作充填骨料,磷化工厂产出的半水磷石膏用作 胶凝材料,掺入极少量的石灰,充填成本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