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0433.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伯;赵俊涛;马文静;刘中车;陈鄞琛;王芳;高步红;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258 | 分类号: | D04H1/4258;D04H1/4334;D04H1/4382;D04H1/728;D01D5/00;B01D17/022;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静电 纺丝 油水 分离 纤维 | ||
1.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合成聚酰胺酸(PAA)
(2)电纺PAA纳米纤维膜以及亚胺化为聚酰亚胺(PI)膜;
(3)制备醋酸纤维素(CA)纳米纤维膜;
(4)同轴电纺CA-PAA并亚胺化为CA-PI;
(5)合成苯并噁嗪单体(BAF-tfa);
(6)BAF-tfa以及BAF-tfa/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iO2NPs)原位固化CA、PI、CA-PI纳 米纤维膜;
(7)油水分离实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步骤(1)合成聚酰胺酸(PAA);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氮气导出入管的干燥四 口烧瓶中加入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和对苯二胺(PDA)分别2.9422和1.0814g(摩尔比 1∶1),混合均匀;在强烈的机械搅拌下,加入DMAc40ml,在-15℃-5℃下反应24h小时 后,随后结束反应,得到聚酰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步骤(2)PA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以及亚胺化为聚酰亚胺(PI)膜:用1-5%(wt)PAA 的DMAc溶液,在电压为30Kv(+20,-10KV)的高压静电场中纺丝,注射器针尖到飞轮的 接收距离为10-15cm,飞轮的转速为1000-2000转/min,电纺的速度为0.5-1ml/h,纺丝 成PAA纳米纤维膜。将电纺好的PAA纳米纤维膜按照程序升温150℃/1h,200℃/1h, 250℃/1h,300℃/1h,350℃/30mim的方法在管式炉中进行亚胺化得到PI膜;之后用深 圳新三思的万能材料试验机(CMT-8500型)对PI膜的应力一应变在室温下进行测试, 测试其应力-应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步骤(3)C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用5-10%(wt)的二氯甲烷与丙酮(2/1(V/V))的混 合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中纺丝,注射器针尖到滚筒的距离为10-15cm,电纺速度为 0.5-1ml/h,纺丝成CA纳米纤维膜,电纺装置同电纺PAA膜的装置,得到的纳米纤维膜 用深圳新三思的万能材料试验机(CMT-8500型)在室温下进行测试应力-应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4)同轴电纺CA(壳)-PAA(芯)并 亚胺化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为CA-PI纤维膜的制备:是在传统的 电纺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同轴的针头,1-5%(wt)PAA的DMAc溶液作为芯,5-10%(wt) 的二氯甲烷与丙酮2∶1(V/V)的混合溶液作为壳,在高压静电场中纺丝,高速旋转地飞 轮进行接收CA-PAA纳米纤维。将电纺好的CA-PAA纳米纤维膜按照程序升温150℃/2h, 200/3h,250℃/1h,260℃/1h的方法进行亚胺化得到CA-PI纳米纤维膜;得到的纳米纤 维膜采用深圳新三思的万能材料试验机(CMT-8500型)在室温下进行测试应力一应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 的步骤(5)合成苯并噁嗪单体:
1)将双酚AF、多聚甲醛和间三氟甲苯胺分别14.7g,5.3g和14.1g,依次加入装有冷凝 回流管、电动搅拌机、N2导气管、温度计的四口瓶中;
2)加热直至反应物粘稠很难搅拌为止,待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向其加入CHCl3200ml进 行溶解;
3)用质量分数2%的NaOH溶液洗涤上述溶解完全的混合溶液,待溶液分层取下层溶液。 将分离出来的溶液加入50ml的CHCl3;
4)待搅拌均匀后加入2g的无水氯化钙(CaCl2)脱水;
5)将脱水之后的溶液干燥,得到含氟苯并噁嗪的单体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4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冲击缝纫机送料调节机构
- 下一篇:生态保暖棉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