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通状态的动态停车诱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815.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付凤杰;王殿海;郑文超;龚越;熊满初;马东方;金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通 状态 动态 停车 诱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状态的动态停车诱导方法。本发明基于路段交通状态,在频发性饱和、过饱和路段不设置路内停车位,一般性拥堵路段允许路内停车且收费较高,普通路段允许路内停车并动态调整收费标准,畅通路段允许路内停车且收费较低;根据路段交通状态指标参数实时计算路内停车位及路外停车场的收费标准,继而得到车辆的停车费用;基于停车费用及行程时间,计算所有路内停车车位及路外停车场的停车综合时间效用,并根据最小停车综合时间效用选取最优停车位。本发明可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设备获取充足的数据支持,易于工程实现,让道路及停车场在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上得到最大化、最高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通状态的动态停车诱导方法,用于城市道路下的停车诱导,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停车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核心交通问题之一。停车位利用效率低、车辆寻找停车位的绕行等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
停车设施主要有路内停车和路外停车两种,针对不同的停车设施,停车管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目前路内停车位的位置设定及费用收取比较固定,导致平峰或低峰时道路空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高峰时道路空间资源浪费;2、路外停车场的收费一般全天固定,不同停车场收费差距不变,没有考虑区域或路段拥堵情况,导致拥挤区域或高峰时段停车行为加剧交通拥堵,而非拥堵区域或平低峰时段较高的停车收费阻止停车行为。因此,通过停车价格手段抑制核心区的交通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停车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交通状态的动态停车诱导方法,该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资源及路外停车资源并为驾驶员提供最优停车选择及诱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交通状态的动态停车诱导方法包括:计算各个路段的交通状态、根据道路交通状态动态设定路内停车位、根据道路交通状态动态调整路外停车场收费、设置路内停车动态诱导标志以及路外停车场动态收费标志、根据车位距离和停车收费标准计算停车综合时间效用并选择最优停车位。
本发明的基本步骤如下:
c1、选择并计算得到城市路网各个路段交通状态指标;
c2、根据道路交通状态动态设定路内停车位;
c3、根据道路交通状态动态调整路内停车位及路外停车场收费;
c4、设置路内停车动态诱导标志以及路外停车场动态收费标志;
c5、根据停车综合时间效用选择最优停车位。
步骤c1中选择并计算得到城市路网各个路段交通状态指标的过程包括,
c11、计算各个路段信息采集间隔内的平均行程速度
式中,——采集间隔k内车辆通过路段i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m/s;li——路段i的长度,单位m;
——采样间隔k内通过路段i的车辆数,单位veh;
Tij——采样间隔k内通过路段i的第j辆车的行程时间,单位s。
c12、计算各个路段信息发布间隔内的平均行程速度
式中,K——信息发布间隔m内的采样间隔数;
——信息发布间隔m内车辆通过路段i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m/s。
步骤c2中根据道路交通状态动态设定路内停车位的过程包括,
c21、根据历史数据获取各个路段全天之内处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信息发布间隔数。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