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893.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李连健;徐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25/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油池 热反馈 液面稳定 反馈测量 测量 液面 测量机构 辐射热 环形池 热传导 内环 温度测量机构 电磁阀控制 辐射通量 机构组成 空心结构 燃油补给 温度测量 油池液面 传热 热流计 壁面 羽流 对流 采集 反馈 | ||
1.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由液面稳定机构、液面接受热反馈测量机构、羽流温度测量机构和环形燃烧油池向外辐射量的测量机构组成;
所述液面稳定机构包括环形的燃烧油池(17)、补给油池(2)、油箱(3)和称重天平(14);燃烧油池(17)设于称重天平(14)上;燃烧油池(17)的一侧底部通过供油管道(13)连通着补给油池(2)的底部,油箱(3)位于补给油池(2)的上方;油箱(3)的底部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电磁阀(4);燃烧油池(17)内和燃烧油池(17)的圆心位置分别设有热流计(10);
所述液面接受热反馈测量机构包括热传导测量器件;所述热传导测量器件包括用于测量燃烧油池(17)的内池壁温度和外池壁温度的一个以上的壁面温度热电偶(22),用于测量燃油温度的两个以上的燃油温度热电偶(7),两个以上的燃油温度热电偶(7)分别设于燃烧油池(17)的外侧池壁和内侧池壁上;
所述羽流温度测量机构包括通过热电偶支架(21)设于燃烧油池(17)外部底面的三个以上测量羽流温度的羽流温度热电偶(26);
所述环形燃烧油池向外辐射量的测量机构包括辐射热流计(23)和数码摄像机(24),所述辐射热流计(23)和数码摄像机(24)设于燃烧油池(17)外部的一侧,用于测量燃烧油池(17)的火焰向外热辐射情况;
测量时,点燃燃烧油池(17)中的燃油,打开油箱(3)出油管上的电磁阀(4),燃油由油箱(3)补给到补给油池(2),补给油池(2)通过供油管道(13)向燃烧油池(17)补入燃油;在燃烧过程中,不断补充的燃油使环燃烧油池(17)内的液面能够维持在固定的高度,多余的燃油从补给油池(2)的溢出口溢出,燃烧油池(17)内的液面始终和补给油池(2)内的液面等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油池(17)包括内池壁(8)和外池壁(9);
所述内池壁(8)的外侧壁面上开设有内壁盲孔(19),内壁盲孔(19)内设有用于测量内池壁温度的壁面温度热电偶(22),内池壁(8)上还开设有内壁通孔(20),内壁通孔(20)内设有用于测量燃油温度的燃油温度热电偶(7);
外池壁(9)的外侧壁面上开设有外壁盲孔(18),外壁盲孔(18)内设有热电偶;外池壁(9)上还开设有外壁通孔(25),外壁通孔(25)内设有用于测量燃油温度的燃油温度热电偶(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特征在于:壁面温度热电偶(22)和羽流温度热电偶(26)均为K型铠装热电偶,燃油温度热电偶(7)为铂铑R型热电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计(10)测量量程为0~50MW/m2,所述辐射热流计(23)测量量程为0~50MW/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计(10)和辐射热流计(23)上分别罩设有耐高温石英罩(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热流计(23)、数码摄像机(24)与燃烧油池(17)之间的距离大于5倍的燃烧油池(17)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油池(17)的外径为15-60cm,所述内池壁(8)和外池壁(9)之间的池宽为5-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面稳定条件下的环形油池火热反馈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天平(14)的测量精度为0.01g,实时测量并采集燃烧油池(17)质量损失速率,用于获取环形油池火火源功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8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