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1259.X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希建;李维维;沈仲辉;黄海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7/04 | 分类号: | G01N7/04;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气体 页岩 中的 吸附 实验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测试气体在煤岩或页岩在中吸附量的实验设备主要是等温吸附仪,这种等温吸附仪主要测试纯气体在煤岩或页岩中的吸附量。目前,还没有混合气体配气系统与吸附系统一体化的实验测试装置。测试混合气体在煤岩或页岩中的吸附量需要单独配制混合气体,再利用等温吸附仪进行吸附量的测试。这样的测试方法不能按照实验要求随时改变混合气体的浓度比,只能按照既定的浓度比提前配制好气体,从而带来操作上的不变。同时提前配制好的混合气体不能长时间放置。由于混合气体中气体的密度不同,长期放置会导致气体的分层现象,密度较小的气体会浮在储气罐的上部,而密度较大的气体则会沉到储气罐下部。所以在实际吸附过程中先吸附密度较小的气体,后吸附密度较大的气体,实际吸附的混合气体的浓度配比与实验设计的浓度配比不一致,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混合气体配气系统与吸附系统的一体化,克服操作不便和储气罐中气体的分层现象,降低实验误差。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的实验测试装置。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更精确的测量混合气体在煤岩或页岩中的吸附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第一储气瓶和第二储气瓶分别与气体混合容器连通,气体混合容器通过储气箱依次连通参考罐和样品罐,第一储气瓶和第二储气瓶与气体混合容器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流量计。
气体混合容器中安装旋转叶片,用低频电动机带动。
气体混合容器与第一真空泵连通,中间设置第三止回阀。
参考罐和样品罐放置于恒温箱中。
参考罐和样品罐连通管道之间设置第五电磁阀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气体混合容器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
在第一电磁流量计与气体混合容器之间设置止回阀,在的电磁流量计与气体混合容器之间设置止回阀。
气体混合容器与储气箱之间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和加压泵,储气箱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
参考罐与第二真空泵连通,中间设置第四止回阀。
恒温箱中设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混合气体配制系统与吸附系统的一体化,可根据实验需要随时改变混合气体的浓度比;该发明设置气体混合容器,低频电动机带动旋转叶片转动,充分混合气体,克服了混合气体由于长时间放置造成的气体分层现象;本发明在接通大气的气路上设置止回阀,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便利,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1、第一储气瓶,2、第二储气瓶,3、第一压力表,4、第二压力表,5、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第一电磁流量计,8、第二电磁流量计,9、第一止回阀,10、第二止回阀,11、第三止回阀,12、第三电磁阀,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加压泵,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储气箱,17、第一真空泵,18、第三压力传感器,19、第四电磁阀,20第四止回阀,21、第五电磁阀,22、气体混合容器,23、第一旋转叶片,24、第二旋转叶片,25、第三旋转叶片,26、低频电动机,27、恒温箱,28、参考罐,29、样品罐,30、加热器,31、温度传感器,32、第二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第一储气瓶1和第二储气瓶2分别与气体混合容器22连通,气体混合容器22通过储气箱16依次连通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第一储气瓶1和第二储气瓶2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5、第一电磁流量计7和第二电磁阀6、第二电磁流量计8。第一储气瓶1和第二储气瓶2分别设置第一压力表3和第二压力表4,气体混合容器22中安装旋转叶片,用低频电动机26带动。气体混合容器22与第一真空泵17连通,中间设置第三止回阀11。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放置于恒温箱27中。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连通管道之间设置第五电磁阀21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8。气体混合容器22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13。在第一电磁流量计7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止回阀9,在的电磁流量计8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止回阀10。气体混合容器22与储气箱16之间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12和加压泵14,储气箱16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5。参考罐28与第二真空泵32连通,中间设置第四止回阀20。恒温箱27中设置加热器30和温度传感器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2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