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目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454.2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欣;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可欣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3/04;F21V29/87;C09D16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灯 | ||
1.一种护目台灯,包括基座、灯杆、通过所述灯杆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灯罩以及位于所述灯罩内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分为灯罩前盖和灯罩后盖,所述灯罩前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内表面设置有绝热防蓝光吸收层;所述灯罩后盖上设置有导热柱,其内壁设置有吸热层和导热防蓝光吸收层,所述绝热防蓝光吸收层主要由10~15%的环氧树脂、5~8%硫化锌、3~5%氧化锌、6~9%氧化铟锑、1~3%二氧化锡、2~4%玻璃纤维、余量为丁醇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防蓝光吸收层主要由12%的环氧树脂、7%硫化锌、4%氧化锌、8%氧化铟锑、2%二氧化锡、3%玻璃纤维、余量为丁醇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前盖的制备方法为:室温下将环氧树脂溶于丁醇中,同时将硫化锌、氧化锌、氧化铟锑、二氧化锡、玻璃纤维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末,然后将所述混合粉末加入含有环氧树脂的丁醇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浆;将所述混合溶浆喷涂透明的有机玻璃上,放入100~120℃的烘箱中固化2~3h,取出晾凉,制得厚度为5~15μm的绝热防蓝光吸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防蓝光吸收层主要由10~15%的环氧树脂、5~8%硫化锌、3~5%氧化锌、0.5~1.5%石墨烯、6~9%氧化铟锑、1~3%二氧化锡、余量为丁醇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防蓝光吸收层主要由12%的环氧树脂、7%硫化锌、4%氧化锌、1%石墨烯、8%氧化铟锑、2%二氧化锡、余量为丁醇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主要由30~40wt%炭黑、0.5~1.5wt%石墨烯、0.2~0.4wt%二氧化锰、0.08~0.12wt%纳米镍粉、0.08~0.12wt%纳米铝粉、0.06~0.08wt%纳米锡粉、0.03~0.06wt%固态硅酸钠、3~5wt%环氧树脂、余量为丁醇制成,所述纳米镍粉、纳米铝粉、纳米锡粉的粒径为30~5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主要由35wt%炭黑、1wt%石墨烯、0.3wt%二氧化锰、0.1wt%纳米镍粉、0.1wt%纳米铝粉、0.07wt%纳米锡粉、0.05wt%固态硅酸钠、4wt%环氧树脂、余量为丁醇制成,所述纳米镍粉、纳米铝粉、纳米锡粉的粒径为35nm。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后盖的制备方法为(1)在绝缘基体上插入导热柱;(2)室温下将环氧树脂溶于丁醇中,同时将炭黑、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镍粉、纳米铝粉、纳米锡粉、固态硅酸钠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末,然后将所述混合粉末加入含有环氧树脂的丁醇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浆;将所述混合溶浆喷涂在步骤(1)处理后的绝缘基体上,放入100~120℃的烘箱中固化2~3h,取出晾凉,制得厚度为100~200μm的吸热层;(3)室温下将环氧树脂溶于丁醇中,同时将硫化锌、氧化锌、石墨烯、氧化铟锑、二氧化锡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末,然后将所述混合粉末加入含有环氧树脂的丁醇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浆;将所述混合溶浆喷涂在步骤(2)处理后的绝缘基体上,放入100~120℃的烘箱中固化2~3h,取出晾凉,制得厚度为25~35μm的导热防蓝光吸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目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防蓝光吸收层的厚度为10μm,所述吸热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导热防蓝光吸收层的厚度为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可欣,未经王可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4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