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高速成形的电磁压边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522.5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韩小涛;曹全梁;赖智鹏;邓方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24/0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高速 成形 电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适于高速成形的电磁压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金属板件压边区域上、下端面各放置一个压边线圈组;
(2)在高速成形过程中,通过在两个压边线圈组中通入脉冲电流,使得线圈组间产生巨大的电磁吸引力,从而起到压边力的效果;
所述压边线圈组由两个线圈组成,两个线圈通电流方向相反,在两个线圈间形成局部磁场,而在包含成形区域在内的其他区域处产生的磁场较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压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压边线圈组与下压边线圈组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可直接通过自身骨架传递给金属板件进行压边,或者吸引力通过骨架传递给压边圈进行压边,压边圈形状由工件形状决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压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压边线圈组可由整块或对称的分块组成。
4.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压边方法的电磁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下压边线圈组(2),上压边线圈组(3)和金属板件(4);
所述上压边线圈组(3)通过螺栓进行自身加固,所述下压边线圈组(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模具(1)上,所述金属板件(4)处于所述模具(1)与所述上压边线圈组(3)之间,上压边线圈组(3)与下压边线圈组(2)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工作时,吸引力使得所述上压边线圈组(3)紧压在工件上;
所述上压边线圈组(3)包括第一下固定板(31),第一中固定板(32),第一上固定板(33),第一紧固螺栓(34),第一加固层(35),第一线圈(36)和第二线圈(37);
所述第一下固定板(31)、所述第一中固定板(32)和所述第一上固定板(33)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栓(34)连接;
所述第一线圈(36)与所述第二线圈(37)均绕制在所述第一中固定板(32)上,且绕线方向相同,通电流的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一线圈(36)外绕制有所述第一加固层(35);
所述下压边线圈组(2)包括第二下固定板(21),第二中固定板(22),第二上固定板(23),第二紧固螺栓(24),第二加固层(25),第三线圈(26)和第四线圈(27);
所述第二下固定板(21),所述第二中固定板(22)和所述第二上固定板(23)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24)连接;所述第二紧固螺栓(24)还用于将所述下压边线圈组(2)与所述模具(1)连接,用于将吸引力传递到所述模具(1)上;
所述第三线圈(26)和所述第四线圈(27)绕制在所述第二中固定板(22)上,且绕线方向相同,通电流的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三线圈(26)外绕制有所述第二加固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36)、所述第二线圈(37)、所述第三线圈(26)和所述第四线圈(27)采用一个脉冲电源供电,产生与电磁脉冲成形所匹配的强脉冲电磁压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5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