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制备方法及乳液型水基压裂液减阻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659.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1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智;李国锋;乔国安;程秋菊;陈付虎;梅洁;姚昌宇;高志军;胡艾国;郝以周;唐勤;刘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C08F2/32;C09K8/68;C09K8/8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酰胺 丙烯酸 多元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乳液 型水基压裂液 减阻剂 | ||
1.一种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多元共聚物含有式I~式IV所示的四种结构单元:
式IV中,EO为-OCH2CH2-,PO为-OCH(CH3)CH2-;0≤x<55,0≤y≤10,0≤z≤16,x、y、z不同时为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将有机溶剂与乳化剂混合,得油相;将反应单体加入水中制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7.0~7.5,得水相;所述反应单体为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双烯丙基聚醚;其中,所述双烯丙基聚醚的结构式如下式VI所示:
CH2=CH-CH2-(EO)x-(PO)y-(EO)z-O-CH2-CH=CH2
式VI;
式VI中,EO为-OCH2CH2-,PO为-OCH(CH3)CH2-;0≤x<55,0≤y≤10,0≤z≤16,x、y、z不同时为0;
2)将步骤1)所得水相加入步骤1)所得油相中,搅拌使其乳化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环己烷、煤油、白油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乳化剂为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缩水山梨醇单油酸酯、hypermer 1083、hypermer 1031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单体中,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与双烯丙基聚醚的质量比为100:8~30:5~30:1~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水相加入油相时,反应单体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30~35:25~3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与亚硫酸氢钠或吊白块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8.一种乳液型水基压裂液减阻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乳液型水基压裂液减阻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反相表面活性剂,所述反相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脂肪醇聚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6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