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变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2719.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饶东杰;魏周艳;刘清;程超龙;言青;魏培华;李志杰;王明;黄芳军;耿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廖元宝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变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辅助变流器。
背景技术
在强迫风冷的辅助变流器产品中,风道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如果风道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器件温度升高、寿命下降、可靠性降低,最终导致器件损坏或产品不能正常工作。目前辅助变流器柜通常安装在列车底部,其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尤其顶部进风空间非常小。但是辅助变流器一般功率又较大,因此产品对散热要求非常高。目前传统的辅助变流器风道设计属于串联风道,主要通过调节总进风口尺寸的大小来控制总的进风量,但缺点是调节总风量大小的方法单一,且由于风道较长,风阻较大,导致风道末端器件散热效果变差,同时风道不便于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进风量大且可调、散热效率高的辅助变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辅助变流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安装有变压器、电抗器、逆变器和排风组件,所述电抗器和逆变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变压器的相对两侧,所述排风组件安装于与电抗器相邻的变压器一侧;所述电抗器与柜体之间形成顶部进风的第一进风通道,所述逆变器与柜体之间形成顶部进风的第二进风通道,所述变压器与柜体之间形成两侧开口的排风通道,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相连,出风口与所述排风组件的进风口相连,所述排风组件的出风口正对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用于将导风组件内的空气排至排风通道,所述变压器中与排风组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排风腔,所述排风腔的进风口与排风通道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排风腔的出风口朝下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腔,所述导风腔的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进风通道相连,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二进风通道相连,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导风腔的一端两侧,所述导风腔的出风口位于另一端并与排风组件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导风腔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导风板和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从对应的进风口向出风口延伸并逐渐向导风腔的中部靠拢。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呈弧形且弧形开口朝向对应的进风口。
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弧形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弧形半径。
所述排风腔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所述第四导风板安装于所述排风腔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三导风板位于所述第四导风板的上方且安装有吸音棉。
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的顶部进风口处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风量调节组件。
所述风量调节组件为过滤网或过滤棉。
所述排风组件为排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辅助变流器,在电抗器和逆变器处均设置有相互并联的进风通道,不仅增加了进风量,而且可根据电抗器与逆变器的散热要求对各自的进风通道的进风量进行适当调节;在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导风组件,用于将两并联的进风通道的风量进行合并后由排风组件排至变压器的排风通道,再经排风腔后排出;本发明的辅助变流器采用先并后串的风道,增加了进风量,并压缩了中间风道长度,减小了风阻,大大提高了整机通风散热效率。本发明的辅助变流器的柜体底部设置有导风组件,能够对各自进风通道的风速进行调节,可根据电抗器和逆变器各自的散热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散热风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辅助变流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辅助变流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去掉柜体)。
图4为本发明的辅助变流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去掉柜体)。
图5为本发明中导风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柜体;11、第一进风通道;12、第二进风通道;13、排风通道;14、风量调节组件;2、变压器;3、电抗器;4、逆变器;5、导风组件;51、导风腔;52、第一进风口;53、第二进风口;54、出风口;55、第一导风板;56、第二导风板;6、排风腔;61、第三导风板;62、第四导风板;7、排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2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MI滤波器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 下一篇:机器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