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埋型纳米铁小球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3182.X | 申请日: | 201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英;陈祖亮;黄超;林加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02F1/40;C02F1/72;B22F9/24;B22F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7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埋 纳米 小球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包埋型纳米铁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剪碎的树叶加入到蒸馏水中,在60~80℃下加热1h,真空抽滤得提取液;
2)将1~2wt%的海藻酸钠溶液缓慢加入至步骤1)所获得的提取液中,不断搅拌,直至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得到海藻酸钠溶胶;静置30~60min,去除溶胶中的气泡,然后将新制的0.1mol/L硫酸亚铁溶液缓慢滴加到溶胶中,同时不断搅拌,溶液滴加完后继续搅拌5~10min,得到海藻酸钠包覆纳米铁溶胶;
3)通过蠕动泵将步骤2)得到的溶胶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交联3~6h,交联物用蒸馏水洗涤3~5次,得到海藻酸钙包覆纳米铁小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树叶是桉树叶、桑树叶和茶树叶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树叶与水的比例为30~6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硫酸亚铁溶液与溶胶的体积比为1:2。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包埋型纳米铁小球,其特征在于:包埋型纳米铁小球小球中含铁量为2.9~9.7mg/g,小球粒径4~5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埋型纳米铁小球在处理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配制5~50mg/L的含油废水,按固液比1:10加入包埋型纳米铁小球,再加入双氧水,双氧水在体系中的含量为2~10mmol/L,在25~35℃下以250r/min的转速搅拌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31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路循环高温气流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夹套式压力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