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柜锁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3462.0 | 申请日: | 2016-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国;李佳;汪精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普林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E05B47/02;E05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柜锁 电子锁 电磁铁 技术要求 轴承状态 自动开锁 自保持 卡板 卡扣 锁具 轴承 断电 钥匙 清晰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柜锁及其控制方法,其电子柜锁结构简单,控制方法原理清晰,其利用具有断电后保持轴承状态特性的自保持电磁铁,以及利用轴承与卡板相互卡扣,达到电子锁具备日常自动开锁及钥匙只能在锁具出现故障时才能开启的功能,能够满足市场对电子锁的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锁,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柜锁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发展,户外机柜由于占地空间小、便于安装、规格统一、防护性能高的特点,正逐步替代传统的设备机房,成为无线基站、监控设备布放首选的必配设施。而传统的户外机柜往往只安装有机械柜锁,无法满足信息化后对门禁管理的要求;中国铁塔集团目前提出一种全新的机柜门禁解决方案,要求电子柜锁能实现远程开门,机械钥匙只有在门禁系统出现故障,如断电、网络中断、设备故障等情况时,才能通过机械钥匙开门的问题,避免机械钥匙日常易被复制、难以管理的风险。而传统的电子柜锁,因锁体的结构制约,目前仍然无法完全满足所提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电子柜锁及其控制方法,使其解决现有锁具中所不能满足的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柜锁,该电子柜锁包括锁体基座、手柄、开锁结构、卡板、自保持电磁铁,手柄一端与锁体基座活动连接,手柄另一端的锁孔内依次安装有开锁结构和受开锁结构控制向上/向下活动的卡板,自保持电磁铁安装于锁体基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保持电磁铁包括电磁线圈、轴承、第一永磁体、第二结构体,所述轴承置于电磁线圈的轴承孔中,第一永磁体安装于轴承孔外壁用于在轴承缩回时保持该状态,轴承连接第二结构体;所述卡板上端有一与轴承配合的卡台,在该电子柜锁处于闭合状态时,处于伸出状态的轴承下端落于卡台上,并与卡台相互卡扣,手柄闭合于锁体基座中。
所述开锁结构为机械开锁钥匙、或锁芯、或旋钮、还或者按钮;所述受开锁结构控制向上/向下活动的卡板指的是通过机械开锁钥匙、或锁芯、或旋钮、还或者按钮的开锁运动,控制卡板向上/向下运动。
所述自保持电磁铁指的是在电磁线圈断电状态下,轴承保持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电磁线圈正向通电时轴承缩回,电磁线圈反向通电时轴承伸出;所述第二结构体为轴承弹簧或第二永磁体;所述轴承连接第二结构体为轴承连接轴承弹簧,在轴承处于缩回状态时轴承弹簧对轴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还或者所述轴承连接第二结构体为轴承上安装的第二永磁体,该第二永磁体在轴承处于伸出状态时与第一永磁体的磁性相斥,保持轴承处于伸出状态,而随轴承向上运动到缩回状态时,该第二永磁体随着相对于第一永磁体的位移,而与第一永磁体产生磁吸力,从而保持轴承处于缩回状态。
所述电子柜锁还包括安装于锁体基座内的复位舌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舌的下端在手柄闭合于锁体基座内时位于手柄外壁或卡板上,复位弹簧被压缩;复位舌与轴承相配合,在轴承处于高位而手柄脱离锁体基座内时,复位弹簧推动复位舌使轴承向下运动。
还包括安装于锁体基座内的用于感应利用开锁结构进行开锁操作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为轻触开关、或电磁感应开关、或接触开关、还或者微动开关;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利用开锁结构进行开锁操作,指的是该感应开关感应到卡板的上升运动,或者是感应到轴承的向上运动,或者是感应到复位舌被卡板推动向上运动,还或者是感应到插入开锁钥匙、旋转手柄上的锁芯或旋钮、还或者按下按钮时所发生的动作。
所述电子柜锁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电磁线圈,负责对电磁线圈进行正向或反向供电;控制电路板连接感应开关,负责接收感应开关的感应信号。
一种电子柜锁控制方法,包括:
初始状态下,电磁线圈保持反向通电,电磁线圈、第一永磁体及第二结构体共同对轴承保持向下的作用力,轴承保持伸出状态,轴承下端落于卡板上端的卡台上,并与卡台相互卡扣,控制手柄闭合于锁体基座中,电子柜锁处于闭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普林光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普林光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3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