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邮件隐藏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4252.3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男;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信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8;H04L9/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桂生;钟杰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邮件 隐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邮件隐藏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电子邮件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因特网上每天传送的电子邮件达数十亿份。针对电子邮件的犯罪案件越来越多,用户在享受电子邮件快捷便利的服务时,还要承受邮件泄密带来的后果,有些邮件泄密后果非常严重,是灾难性的。为了提高邮件信息的安全性,目前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邮件加密,通过加密使邮件只能被指定的人进行浏览,确保邮件的安全。
现有如利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邮件,利用传统非对称密钥体系(PKI/CA)加密邮件,利用链式加密体系加密邮件,利用基于身份的密码技术加密邮件等邮件加密方式,都是以密文的方式传送邮件,由于加密邮件不具备可读性,可能会被邮件服务器或客户端当作垃圾邮件处理;如果用户收到了加密邮件,但暂未获取解密密钥,只能看到乱码,无法判断邮件内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针对现有加密邮件被邮件服务器或客户端当作垃圾邮件处理,用户阅读未解密邮件时无法判断邮件内容的问题,提供一种邮件隐藏方法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为:
一种邮件隐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送邮件客户端加密原邮件,生成邮件密文;
将所述邮件密文隐藏在新邮件的预设附件中;
根据预设发送邮件模板设置所述新邮件的邮件正文内容和所述预设附件内容;
发送所述新邮件。
一种邮件隐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打开发送邮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
读取隐藏在所述邮件附件中的邮件密文,所述邮件密文为在所述发送邮件客户端加密原邮件后生成的邮件密文;
查询是否有与所述邮件密文对应的解密密钥;
当查询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解密密钥解密所述邮件密文;
当查询结果为否时,显示根据预设发送邮件模板设置的所述邮件的邮件正文内容和所述邮件附件内容。
一种邮件隐藏系统,包括:
加密模块,用于在发送邮件客户端加密原邮件,生成邮件密文;
隐藏模块,用于将所述邮件密文隐藏在新邮件的预设附件中;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发送邮件模板设置所述新邮件的邮件正文内容和所述预设附件内容;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新邮件。
一种邮件隐藏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打开发送邮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隐藏在所述邮件附件中的邮件密文,所述邮件密文为在所述发送邮件客户端加密原邮件后生成的邮件密文;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是否有与所述邮件密文对应的解密密钥;
解密模块,用于当查询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解密密钥解密所述邮件密文;
显示模块,用于当查询结果为否时,显示根据预设发送邮件模板设置的所述邮件的邮件正文内容和所述邮件附件内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邮件隐藏方法和系统,将加密邮件隐藏到新邮件附件中,作为普通邮件的附件发送,避免加密邮件被邮件服务器或客户端当作垃圾邮件处理;当查询没有与邮件密文对应的解密密钥时,用户可以看到根据预设发送邮件模板设置的邮件内容,提升用户体验,适合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邮件隐藏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邮件隐藏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1、2所示方法一个具体示例中邮件隐藏方法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标准的PDF文档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隐藏邮件密文并添加签名后的PDF文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邮件隐藏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邮件隐藏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个实施例中邮件隐藏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发送邮件客户端加密原邮件,生成邮件密文;
步骤S102:将所述邮件密文隐藏在新邮件的预设附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信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信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4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