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城市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5864.4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徐吉富;许岩;刘娟;牛小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城市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城市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以解决能源系统布局得不到有效优化,所导致的城市能源供需不平衡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该生态城市系统包括能源系统模块、城市网格模块、用地类型匹配模块、网格填充模块及网格检测模块,利用能源系统模块对用能建筑单元进行能源分配,形成包含重置用能建筑单元和重置能源站的能源系统单元,利用用地类型匹配模块和网格填充模块将该能源系统单元中的重置用能建筑单元填充至对应的城市网格中,并通过网格检测模块确保所有城市网格均得到填充。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城市系统用于城市规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城市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现有的城市能源服务模式以及城市能源的承载能力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如何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使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现有的城市建设是基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而成的,而传统的城市规划大多以城市用地为核心对象,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城市功能分区再到建筑设计,而缺乏对能源利用的规划,不能真正有效地与城市模型构建中的城市用地、空间布局、建筑等各个因素结合,可见,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能源规划只是作为配套规划以满足城市规划的需求,因而,能源系统布局得不到有效优化,从而导致城市能源供需不平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城市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以解决能源系统布局得不到有效优化,所导致的城市能源供需不平衡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城市系统,包括能源系统模块、城市网格模块、用地类型匹配模块、网格填充模块以及网格检测模块;所述能源系统模块包括用能建筑单元信息采集模块、用能建筑单元调整模块、能源站信息采集模块、能源站调整模块以及能源分配模块;
所述用能建筑单元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能建筑单元数据库中用能建筑单元的主要用地类型、服务半径以及经济供能半径;
所述用能建筑单元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用能建筑单元对应的服务半径和经济供能半径,调整用能建筑单元的尺度,以得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的主要用地类型与对应的所述用能建筑单元的主要用地类型相同,所述用能建筑单元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的最大用能负荷;
所述能源站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能源站数据库中能源站的可利用能源,根据能源站数据库中能源站的可利用能源和能够满足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的最大用能负荷的能源站,以获取能够满足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最大用能负荷的能源站的可利用能源;
所述能源站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的最大用能负荷,以及能够满足重置用能建筑单元最大用能负荷的能源站的可利用能源,调整能够满足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最大用能负荷的能源站的规模和位置,以得到重置能源站;
所述能源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的能源管道,以及所述重置能源站的能源管道连通以组成能源系统单元;
所述城市网格模块用于将城市用地网格化,形成由用地类型不同的若干城市网格组成的城市网络;
所述用地类型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能源系统单元中重置用能建筑单元的主要用地类型,与所述城市网络中城市网格的用地类型进行匹配;
所述网格填充模块用于将匹配成功的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填充至对应所述城市网格;
所述网格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城市网络中所有城市网格是否均填充有主要用地类型与所述城市网格的用地类型相匹配的重置用能建筑单元,用以在所有城市网格均填充有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时,生成生态城市系统,在所有城市网格没有全部填充有所述重置用能建筑单元时,启动用能建筑单元信息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