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单元和包括所述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6058.9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权宁敏;闵志殒;千昊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5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单元 包括 液晶显示 器件 | ||
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201110439014.X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于发光二极 管(LED)背光单元而具有窄边框区域的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CD)器件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与偏振特性,在显示 移动图像和高对比度图像方面具有优越性而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视或显示 器。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由两块彼此相对的基板以及所述基板间的液晶层组成的 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会随电场而改变,因此液晶面板会 产生透光率的差异。
LCD器件是一种非发射型显示器件,所以需要附加的光源。因此,在液 晶面板下设置包括光源的背光单元。背光单元根据光源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 为直下式和侧入式。在直下式背光单元中,光源设置在液晶面板下且从光源中 发出的光直接提供给液晶面板。在侧入式背光单元中,导光板设置在液晶面板 下,而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部,来自光源的光在导光板中经折射和反射而间 接地提供给液晶面板。
在此,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电极荧光灯(EEFL)和发光二极管(LED) 可用作光源。特别地,LED因为诸如尺寸小、能耗低和可靠性高之类的优点 而被广泛地用作显示器件的光源。
图1是现有技术背光单元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 包括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在图1中,发光二极管(LED)组 件29包括电路印刷板(PCB)29b和多个LED29a,所述多个LED29a安装 在电路印刷板(PCB)29b,所述多个LED29a在空间上彼此隔开。引线29a-1 形成在多个LED29a中每一个的两侧,且电路图案29b-1形成在LEDPCB29b 上。引线29a-1通过焊接而与电路图案29b-1电连接。液晶显示(LCD)器件 1(图2)的背光单元20(图2)可包括LED组件29作为光源。
在图2中,LCD器件1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单元20、主框架30、 顶框架40以及底框架50。用来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10包括彼此相对且空间 上隔开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以及介于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之 间的液晶层(未示出)。液晶面板10进一步包括分别在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 板14外表面上的第一偏振片19a和第二偏振片19b。
液晶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由主框架30、顶框架40与底框架50整合。 呈矩形环状的主框架30围绕液晶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的边缘部分。此外, 顶框架40覆盖液晶面板10的前部边缘部分而底框架50覆盖背光单元20的后 表面。
背光单元20设置在液晶面板10下。背光单元20包括发光二极管(LED) 组件29、反射板25、导光板23以及多个光学片21。LED组件29设置在主框 架30下而白色或银色的反射板25设置在底框架50上。此外,导光板23设置 在反射板25上而多个光学片21设置在导光板23上。
背光单元20的LED组件29包括LEDPCB29b和发白光的多个LED29a, 所述多个LED29a安装在LEDPCB29b上。多个LED29a的温度随工作时间 延长而增加,而亮度根据所述多个LED29a的温度而改变。具体地,当多个 LED29a产生的热没能有效发散时,从所述多个LED29a发出的光的颜色可能 会改变。此外,从所述多个LED29a发出的光亮度可能降低且LED组件29 的寿命可能缩短。
因此,LEDPCB29b被构造为使热量可以从多个LED29a发散。尽管热可 直接从多个LED29a发散到外部空气中,但是从多个LED29a向外部空气的 散热速率小于从多个LED29a经由LEDPCB29b的散热速率。结果,由于LED PCB29b上多个LED29a的大部分热是从多个LED29a经由LEDPCB29b发 散出来,所以LED组件29的散热存在局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半模基片集成波导
- 下一篇:智能取电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