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驶轨迹与路网底图的智能匹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6171.7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泽;陈晓晓;王玺伟;岳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0 | 分类号: | G01C21/30 |
代理公司: | 11623 北京晋德允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驶 轨迹 路网 智能 匹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驶轨迹与路网底图的智能匹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路网底图中道路的坐标和行驶轨迹的数据;根据路网底图中道路属性,判断出某一道路的两端只存在一条可通行道路,则将其串接为路串;若判断出路网底图中某一路串的结束点与两条以上的路串通行,则以某一路串的结束点与两条以上的路串连接区域构建特征点扩充区域;识别特征点扩充区域内的行驶轨迹,并确定行驶轨迹的核心坐标区域及核心坐标区域的中心点;根据中心点对特征点扩充区域内的行驶轨迹进行调整,并与路网底图中的相应路串进行匹配。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道路与行驶轨迹的智能匹配,提高了匹配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地图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行驶轨迹与路网底图的智能匹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多媒体技术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电子地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电子地图的前期制作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员及车辆完成对于道路及行驶轨迹的收集和整理。在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方案要求作业员在采集时明确某段车采高精度轨迹和底图上的某条道路或实际道路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实际在轨迹上逐点与道路进行匹配前,并没有做任何消歧处理,考虑到定位和采集误差等原因,匹配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个轨迹点与两条路段的匹配度较为接近的情况,也可能出现轨迹点与道路1的距离权值最高,而与距离权值略低的道路2的夹角权值更高的情况,这时只依据匹配度选择,有可能导致轨迹上相邻两点所匹配的路段是不同路段,造成地图数据的混乱和错误的发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法或装置可以进行智能匹配、降低行驶轨迹与道路的偏差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驶轨迹与路网底图的智能匹配方法及装置,实现了基于电子地图数据和实际行驶轨迹的智能计算匹配,大大降低了电子地图与实际行驶轨迹不相同的可能性,提高了电子地图内容的准确性。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行驶轨迹与路网底图的智能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路网底图中道路的坐标和行驶轨迹的数据;
根据所述路网底图中道路属性,判断出某一道路的两端只存在一条可通行道路,则将其串接为路串;
若判断出所述路网底图中某一路串的结束点与两条以上的路串通行,则以所述某一路串的结束点与两条以上的路串连接区域构建特征点扩充区域;识别所述特征点扩充区域内的所述行驶轨迹,并确定所述行驶轨迹的核心坐标区域及所述核心坐标区域的中心点;
根据所述中心点对所述特征点扩充区域内的行驶轨迹进行调整,并与所述路网底图中的相应路串进行匹配。
可选的是,所述判断出某一道路的两端只存在一条可通行道路,则将其串接为路串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路网底图中第一道路的结束坐标与第二道路的起始坐标是否相同,若相同且第一道路的结束坐标只与第二道路的起始坐标值相同,将所述第一道路和第二道路作为路串;和/或,
判断所述路网底图中某一路串的结束点与两条以上的路串通行的步骤包括:
判断第一道路的结束坐标与N个道路的起始坐标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第一道路的结束坐标和N个道路的起始坐标相邻的扫描区域,将所述扫描区域按照预定面积划分为若干子区域;
将经过所述扫描区域的行驶轨迹进行叠加,确定行驶轨迹高概率经过的子区域,作为核心坐标区域;
根据所述核心子区域内的行驶轨迹计算核心行驶中心坐标,将所述扫描区域内的行驶轨迹按照所述核心行驶中心坐标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