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半胱氨酸作为带CuCl锈青铜缓蚀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6498.4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菊琳;王天然;吴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F11/16 | 分类号: | C23F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胱氨酸 作为 cucl 青铜 缓蚀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L-半胱氨酸作为带CuCl锈青铜的缓蚀剂的应用, 属于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铜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 史价值。出土的青铜器通常带锈,这些锈蚀产物是青铜器庄严古朴, 年代久远的象征,在增加青铜器魅力的同时,也增大了保护的难度。 目前对锈蚀青铜的缓蚀研究主要针对碱式氯化铜、碱式碳酸铜等稳定 的二价铜锈,对CuCl锈的缓蚀保护研究极为有限。开展对带CuCl锈 青铜的缓蚀研究,是因为它是引起“青铜病”的真正根源,有些青铜 器在长期埋藏过程中,表面腐蚀最内层已经生成了氯化亚铜,出土后 由于空气和水的作用,使腐蚀加速而变得明显,迅速粉化、穿孔。青 铜器腐蚀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反应式:
潮湿环境中,氯化亚铜发生水解产生盐酸:2CuCl+H2O→Cu2O+ 2HCl;生成的HCl与未腐蚀的青铜基体反应生成CuCl:4Cu+4HCl+ O2→4CuCl+2H2O;生成的HCl与无害的Cu2O锈反应生成有害锈碱 式氯化铜:2Cu2O+2HCl+2H2O+O2→CuCl2·3Cu(OH)2;生成的 HCl与无害的与碱式碳酸铜锈反应生成有害锈碱式氯化铜: 2[CuCO3·Cu(OH)2]+2HCl+2H2O→CuCl2·3Cu(OH)2+2CO2+ 2H2O循环发生,不仅会腐蚀基体,还会将无害锈蚀产物转化为有害 锈蚀产物,使粉化区域不断变大,不利于青铜器物的保护。故而要终 止“青铜病”的循环反应,就必须稳定CuCl锈,抑制其水解反应。
近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新 型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缓蚀剂成为研究的热点,氨基酸不仅可以通过蛋 白质水解得来,且在自然环境中可分解,对铜和铜合金的保护显示出 优异的缓蚀效果,但尚未见关于氨基酸缓蚀已锈蚀青铜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带锈青铜缓蚀剂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 适用于带CuCl锈青铜的环境友好型缓蚀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L-半胱氨酸作为带CuCl锈青铜缓蚀剂的应用。 L-半胱氨酸作为带CuCl锈青铜缓蚀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L-半胱 氨酸喷涂在带CuCl锈青铜的表面或添加在带CuCl锈青铜所在的环境 中,如酸雨环境中或潮湿的环境中。
L-半胱氨酸在酸雨溶液中的浓度为0.5—5mmol/L,其中模拟酸雨 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质为Na2SO4和NaHCO3,[Na2SO4]=0.2g/L, [NaHCO3]=0.2g/L,用稀硫酸调pH值至5,以模拟城市大气环境和成 分。
实际保护过程中,将L-半胱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浓度为0.5— 5mmol/L,喷洒或涂刷于青铜器物表面,或将青铜器物浸泡于浓度为 0.5—5mmol/LL-半胱氨酸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即可达到本发明中提到 的保护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带锈青铜缓蚀剂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人和环境无危害, 在模拟酸雨溶液中,当浓度为0.5mmol/L时缓蚀效率达92.4%,当浓 度为5mmol/L时缓蚀效率达95.3%。
附图说明
图1:带CuCl锈青铜试样在未添加缓蚀剂的模拟酸雨溶液中浸泡2h 的EIS曲线。
图2:带CuCl锈青铜试样在添加0.5mmol/L半胱氨酸的模拟酸雨溶液 中浸泡2h的EIS曲线。
图3:带CuCl锈青铜试样在添加5mmol/L半胱氨酸的模拟酸雨溶液 中浸泡2h的EIS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发 明的保护内容。
实施例1:
一、溶液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