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6787.4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良;周垚;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12;C08L23/06;C08K13/06;C08K9/06;C08K3/28;C08K3/38;C08K3/22;H01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烯烃 导热 电缆 绝缘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采用可回收的 热塑性聚烯烃作为绝缘材料的基体,同时添加经表面处理的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通过 熔融共混法制备而成,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与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95:5~ 80: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 塑性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之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为氮化硼、氮化铝、氧化铝、碳化硅或氮化硅之一种,纳米颗 粒的粒径为30~80nm。
4.一种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1)将2.5份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和5份硅烷偶联剂加入到100份甲苯溶液中, 然后油浴加热至120℃,搅拌反应12小时并冷凝回流,得到悬浊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悬浊液放入离心机中以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6分钟,得 到沉淀物,将该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80℃下干燥24小时,得到经表面处理的具有高热 导率的纳米颗粒;
(3)将热塑性聚烯烃、步骤(2)中得到的经表面处理的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 抗氧剂、阻燃剂和加工助剂相互混合,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4)将步骤(3)混合好的混合物在密炼机中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共混,转速为40~ 60r/min,混炼10~15分钟,得到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或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之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抗氧剂2246或抗氧剂264之一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阻燃剂为氢氧化镁、低 水硼酸锌、氢氧化铝或三氧化二锑之一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加工助剂为润滑剂硬脂 酸甘油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为所用的聚烯 烃材料熔点以上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7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