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7428.0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孟颖哲;孙隆浩;李晓丰;王贺;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斯麦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成宝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预混低氮 氧化物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燃烧器技术,尤其涉及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世界各国环境保护部门对工业锅炉的排放标准要求严格。目前工业锅炉的使用数量较大,现有的工业锅炉燃烧器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为:第一、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较大,加剧了环境污染;第二、燃烧器燃气和空气混合后一次性燃烧、燃气空气混合不均、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第三、现有的燃烧器头部结构设计不合理也是造成燃烧不充分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本发明的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是由外壳、混合锥和笼火筒构成,其混合锥置于外壳内腔中、混合锥与外壳的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外壳的下端开口通过两个以上的螺杆固定连接着笼火筒、在笼火筒内混合锥的下沿圆周与隔离筒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混合锥的锥身上均布着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混合锥及隔离筒的外径均小于笼火筒的内径,隔离筒与笼火筒的筒壁间隙形成二次风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外壳与笼火筒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隔离筒的外径与混合锥外径相同、隔离筒的长度不大于笼火筒的长度。
本发明的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现有的燃烧器上增加了隔离筒,隔离筒内部的一次预混燃烧和隔离筒外部的二次预混燃烧,使火焰完全燃烧。燃气空气混合均匀、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并降低了高温点的温度,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保护环境,是天然气燃烧技术的新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是由外壳1、混合锥2和笼火筒3构成,其混合锥2置于外壳1内腔中、混合锥2与外壳1的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外壳1的下端开口通过两个以上的螺杆4固定连接着笼火筒3、在笼火筒3内混合锥2的下沿圆周与隔离筒5的上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是由外壳1、混合锥2和笼火筒3构成,其混合锥2置于外壳1内腔中、混合锥2与外壳1的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外壳1的下端开口通过两个以上的螺杆4固定连接着笼火筒3、在笼火筒3内混合锥2的下沿圆周与隔离筒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混合锥2的锥身上均布着通孔6,混合锥2及隔离筒5的外径均小于笼火筒3的内径,隔离筒5与笼火筒3的筒壁间隙形成二次风通道7。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空气预混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是由外壳1、混合锥2和笼火筒3构成,其混合锥2置于外壳1内腔中、混合锥2与外壳1的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外壳1的下端开口通过两个以上的螺杆4固定连接着笼火筒3、在笼火筒3内混合锥2的下沿圆周与隔离筒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混合锥2的锥身上均布着通孔6,混合锥2及隔离筒5的外径均小于笼火筒3的内径,隔离筒5与笼火筒3的筒壁间隙形成二次风通道7。外壳1与笼火筒3之间设有密封垫片8,隔离筒5的外径与混合锥2外径相同、隔离筒5的长度不大于笼火筒3的长度,隔离筒5的长度与笼火筒3的长度相同或略短,以笼火筒的下边缘为基准。
隔离筒5位于混合锥2下部,与混合锥2一起构成内腔,所述笼火筒3通过密封垫片8与外壳1连接,构成外腔。外腔与内腔同心,且外腔包裹内腔。笼火筒与隔离筒间要形成空气夹层。燃气由顶部进入混合锥,空气先进入外壳,一部分进入混合锥,另一部分进入夹层,混合锥中的空气与燃气混合成预混气,预混气在隔离筒内被点燃,形成贫氧、低温的一次预混火焰。在笼火筒出口处一次预混火焰,与隔离筒和笼火筒夹层即二次风通道7流出的空气相遇,并二次混合,使火焰完全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斯麦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斯麦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