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茶树尺蠖类害虫的诱导抗虫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7567.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辛肇军;孙晓玲;张瑾;李喜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N35/04;A01N31/08;A01N31/02;A01P21/00;A01N37/4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茶树 尺蠖 害虫 诱导 抗虫剂 | ||
一种防治茶树尺蠖类害虫的诱导抗虫剂,属于茶树害虫绿色防治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顺‑3‑己烯醋酸酯0.5‑200份、顺‑3‑己烯醇1‑20份、无水乙醇1.5‑100份、吐温‑200.1‑10份、磷酸缓冲液100‑800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001‑0.02份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001‑0.02份。本发明所用的主要成分来源于植物挥发物,通过提高植物的诱导抗性进行抗虫,具有高效、完全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害虫防治药剂,特别适合在茶树无公害生产中使用,具有广阔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树害虫绿色防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茶树尺蠖类害虫的诱导抗虫剂。
背景技术
尺蠖类害虫(如茶尺蠖、银尺蠖、油桐尺蠖等)是茶树的重要害虫,常年严重危害茶树,主要以幼虫取食茶树嫩叶和成叶危害茶树,常致茶丛光秃,影响茶叶产量、品质;严重时茶园貌似火烧,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茶尺蠖主要利用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或者致病性病毒制剂等进行防治。然而,多次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容易造成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并污染环境,杀死大量天敌,从而破坏茶园原有的生态平衡,而且还能使目标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害虫的再猖獗。利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虽然能够保护天敌,但是其持效时间短,需要多次喷施,防治成本过高。病毒制剂受到一定温、湿度因素的制约,实际防治中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诱导抗虫性来应对外来害虫的入侵。植物的诱导抗虫性具有广谱、持久的抗虫特性。植物诱导抗虫性起始于对抗性激发子(elicitor)的识别,通过激活植物体内多种抗虫信号途径,诱导植物产生大量的茉莉酸等抗虫信号物质,在这些物质的刺激下,植物一方面诱导植物积累较多的能够直接作用于害虫的防御化合物,如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抑制剂等,影响害虫的取食行为,造成营养不良、繁殖力低、死亡率高。同时还能促使植物释放更多的挥发物有机化合物,如一些萜烯类化合物、绿叶挥发物等,这些挥发物能够吸引嗅觉比较灵敏的害虫天敌,进而提高对害虫的捕食率或者寄生率。外源利用茉莉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也能够有效的激活植物的抗虫途径,促使植物产生大量的防御物质,做好对害虫侵害的防御准备。这类物质源于植物本身,对害虫的控制是通过植物发挥作用,因此相比于直接作用于昆虫的杀虫剂具有更好的环境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防治茶树尺蠖类害虫的诱导抗虫剂的技术方案。该诱抗剂应用于茶树,能激发茶树体内抗虫物质积累,对尺蠖幼虫造成直接抗性,同时促进茶树释放挥发物质以吸引天敌,从而更好地防控尺蠖类害虫。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尺蠖类害虫的诱导抗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顺-3-己烯醋酸酯0.5-200份、顺-3-己烯醇 1-20份、无水乙醇1.5-100份、吐温-20 0.1-10份、磷酸缓冲液 100-800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001-0.02份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001-0.02份。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尺蠖类害虫的诱导抗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顺-3-己烯醋酸酯5-200份、顺-3-己烯醇 2-20份、无水乙醇10-100份、吐温-20 1-10份、磷酸缓冲液 500-800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01-0.02份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01-0.02份。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尺蠖类害虫的诱导抗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顺-3-己烯醋酸酯0.5-5份、顺-3-己烯醇 1-2份、无水乙醇1.5-10份、吐温-20 0.1-1份、磷酸缓冲液100-500 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001-0.01份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001-0.0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