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梅枝接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8289.3 申请日: 2016-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5532270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发明(设计)人: 宰学明;王春彦;朱丽梅;郝振萍 申请(专利权)人: 金陵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06 分类号: A01G1/06;A01G17/0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胡锡瑜
地址: 2111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枝接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梅枝接育苗方法。

二、背景技术

滨梅(Prunusmaritima)系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的多年生特色 林果,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滨梅集鲜果、医药和观赏价值于一身,具 有耐盐、耐旱、耐贫瘠等多种抗性,具有相当高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适合大面 积引种推广。国内已经引种成功,但繁殖体供应的瓶颈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我国的 推广栽培。以南京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工程苗繁育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 展,但也存在成本过高、组培苗野外定植的成活率不高等问题。扦插是滨梅苗快 繁的另一手段,但普通扦插方法不易生根,且管理技术要求很高,效率低。嫁接 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逆 境生存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引种实践表明,欧李 (Cerasushumilis)具有显著的盐碱地等逆境生存能力,又与滨梅同科同属。因 此通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滨梅—欧李嫁接育苗技术进行规模化繁育无疑是一种 高效低廉的种苗选择方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组培、扦插育苗过程中的高成本、低成活率、 苗期管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滨梅枝接育苗方法。

本发明所述滨梅枝接育苗方法由砧木盆栽培养,穗条采集与贮藏,砧木处理, 接穗削取,嫁接,接后管理,炼苗和移栽等步骤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克服了滨梅嫁接苗根愈伤组织腐烂、生根率低、成活率低、苗体较嫩 弱极易失水萎嫣的问题。过程中的炼苗,强化了滨梅嫁接苗过程中根、茎、叶的 生长发育与复壮,显著提高了其野外定植的成活率,为特色林果滨梅苗的栽培推 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滨梅在组培或者扦插繁育过程中,常出现的典型问题是: 苗期管理复杂、成本高和低成活率。使用本发明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显著提 高成活率,且苗的抗逆性强。本发明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下列几点:①砧木盆栽培 养和处理②嫁接方法③接后管理方法。使用本发明滨梅枝接苗的成活率可达85% 以上,野外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真正实现滨梅苗无性快繁的优势,为其大 面积推广栽培提供可靠保障。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滨梅枝接育苗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①砧木盆栽培养:选择1年生的欧李(蔷薇科李属)苗盆栽培养,盆栽培 养时,接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市售的Glomusmosseae(Nicol.&Gerd.) 菌剂,炼苗基质为2份体积的草炭和1份体积的熟土混合物,每盆接种 30g,接种盆的盆径为20cm,盆高20cm;盆栽培养在温室内进行,温度 维持在22-25℃,光照为自然光,每周喷营养液和多菌灵药液各1次, 培养时间6~8个月;

②穗条采集与贮藏:11月下旬—12月中旬采集穗条,采条时,选择树体健 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剪取木质化程度好、生长充实、接芽饱满的1 年生枝条进行沙藏处理待用;

③砧木处理:在砧木距栽培盆面4~8cm处平剪,剪口要求平滑,做到随截 随接,抹除苗干上的侧枝及萌动芽;

④接穗削取:接穗保留3~5个芽后,剪成8~10cm穗条,下端两侧削成 楔形,削面长1~2cm;

⑤嫁接:4月中旬开始嫁接,于砧木剪口处居中纵切,深度1.5~2cm,把 接穗紧靠一边轻轻插入,砧穗形成层对齐,接穗在砧木上外露0.2~0.5cm 的削面,使露在外面的削面愈合组织与砧木截面间的愈合组织相接,有 利成活,然后用塑料条绑紧,为了防止穗条抽干,影响嫁接成活,接穗 采用接蜡速蘸处理;

⑥接后管理:嫁接7~10d后检查成活情况,对未接活的立即补接,成活后 及时进行松绑、抹芽,当接芽长至10~15cm时进行摘心处理,诱发侧枝, 扩大树冠,嫁接后温度、光照、喷液条件同上;

⑦炼苗和移栽:嫁接60天后炼苗,炼苗时嫁接苗移出温室,露天自然生长, 根据需要适时补水和喷多菌灵药液,90天后野外定植。

表1营养液成分配比

成分 剂量(g/L) 成分 剂量(g/L) 1 KH2PO40.16 7 C6H5O7Fe·5H2O 0.03 2 KNO30.51 8 ZnSO4·7H2O 0.28 3 Ca(NO3)20.80 9 CuSO4·5H2O 0.08 4 MgSO40.49 10 H2MO4·H2O 0.04 5 H3BO32.86 6 MnCl2·4H2O 1.8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