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XML的继电保护装置规约的动态模型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8547.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薛钟;董贝;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xml 保护装置 规约 动态 模型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XML的继电保护装置规约的动态模型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继电保护装置的资源配置文件通常都是根据装置配置规约进行描述, 而大部分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规约都是固化在配置程序当中,如果规约发生改 变,就会造成应用程序的代码修改,测试、发布、验证等一系列流程重复实施, 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对于这部分程序代码的门槛比较高,必须要由 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实施修改,工程人员、技术支持人员通常是无法做到直接对 程序代码的修改。所以当现场出现配置问题等情况,由于技术门槛高,流程复 杂,无法做到真正的快速响应。
现有技术中,由于研发效率、工程调式效率和技术支持效率的低效,导致 时间成本、学习成本和人力成本极其高昂。而且,无法实现跨平台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XML的继电保护装置规约的动态模型 配置方法,降低继电保护装置资源文件的开发难度、修改难度和维护成本,提 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扩展性和对需求变化的响应能力,实现跨平台工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XML的继电保护装置规约的动态模型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XML 语言自定义元素描述继电保护装置规约的动态模型,生成动态模型XML文件; 通过应用程序运行时动态加载、解析动态模型XML文件,实现应用程序和配置 规约的解耦。
优选,通过XML语言自定义元素描述继电保护装置规约的动态模型,具体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建立继电保护装置规约中的枚举数据、简单对象和复合对象模型, 其中,枚举数据是由一组字符串、整形、布尔量基础数据类型构成的常量结构 体;简单对象是字符串、整形、布尔量基础数据类型对象;复合对象包括继电 保护装置中的层级复合对象和公共复合对象;
步骤102、建立继电保护装置中对象相互之间的层级关系。
优选,通过应用程序运行时动态加载、解析动态模型XML文件,具体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201、应用程序启动时,搜索已经配置完成的动态模型XML文件,并通 过解析模块,将动态模型XML文件里面所携带的规约内容加载到程序中;
步骤202、应用程序根据自己内部的动态模型规约去解析对应的工程文件, 解析成功后将工程文件的内容加载到应用程序;
步骤203、应用程序根据动态模型里面的具体属性来控制工程文件里面的内 容以何种方式展示。
本发明通过应用程序运行时动态加载、解析动态模型XML文件,实现应用 程序和配置规约解耦,而不再是把规约规则固化在程序当中。由于动态模型XML 是规约的另外一种体现,所以工程文件内容格式是根据动态模型动态生成的, 动态模型相当于工程文件的模板,而工程文件则是动态模型的实例化。另外通 过动态模型XML的属性配置(是否显示、是否必填等),进而决定了程序界面如 何展示工程文件的具体内容。
实现了跨平台,只要是支持XML技术的平台,就可以使用本发明。由于当 前的主流平台或者操作系统都可以很好的支持XML技术,所以动态模型可以实 现跨平台,为更多的应用场景进行服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动态模型XML文件实际是一种采用XML语言描述的继电保护装置规约,其 配置方法简单,可使用配置工具极多,无需专业编译环境,而且动态模型实现 了装置规约和应用程序的解耦,是一种高内聚、低耦合、可扩展、跨平台的开 发模式。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可以极大提高研发效率、工程调式效率和技术 支持效率,很好的降低时间成本、学习成本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XML的继电保护装置规约的动态模型的层级结构和对象 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态加载、解析动态模型XML文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跨平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 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