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限制部件和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8766.6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8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友康;关野司;山下博司;大塚龙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限制 部件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曲限制部件,该弯曲限制部件用于限制线束的过度弯曲,所述线束具有电线和电线插入其中的挠性管,并且涉及一种供电装置,所述弯曲限制部件应用于该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滑动门的车辆中,通常已知通过线束将车体与滑动门相互电气连接的供电装置(参见例如JP 2009-273312 A)。通过此供电装置,保持线束,使得当滑动门打开或关闭时,线束能够跟随滑动门并同时移动。
此处,作为供电装置中保持上述线束的构造,提出了通过能够绕摇动轴摇动的摇动部件保持线束的构造,所述摇动轴平行于滑动门并且与滑动门的打开/关闭方向垂直交叉(参见例如JP 2014-143779 A)。根据此构造,摇动部件在滑动门打开或关闭时摇动,并且线束能够同时移动。
发明概述
在这样的具有摇动部件的供电装置中,当滑动门打开时,线束在滑动门侧的末端跟随滑动门移动,并且由此,线束向车辆外侧弯折并弯曲。在一些情况下,具有电线和电线插入其中的挠性管的线束用作这样的线束。此处,如果线束以很小的曲率半径过度弯曲,则对线束易于损坏有所担忧。
如果线束弯曲,在一些情况下,会使其中的电线形成弯折的习性。在上述供电装置中,当滑动门关闭时,线束在滑动门侧的末端以与滑动门打开时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线束向车辆内侧弯折并伸直。此时,如果电线具有弯折的习性,在一些情况下,线束在滑动门侧的末端移动到关闭位置而在线束中间残留对应于弯折习性的弯折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当滑动门完全关闭时,线束在车辆内侧具有凸起弯曲形状。车辆内侧的这种凸起弯曲线束易于引起乘客的注意,并且对车辆外观的劣化有所担忧。
因此,关注了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弯曲限制部件,该弯曲限制部件能够抑制线束的过度弯曲,并且能够在线束弯曲之后伸直时抑制线束的弯折习性,以及提供一种供电装置,所述弯曲限制部件应用于该供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弯曲限制部件,在包括电线和所述电线插入其中的挠性管的线束中,该弯曲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挠性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电线之间,并且该弯曲限制部件限制所述线束沿预定的弯曲方向以小于参考半径的曲率半径弯曲,该弯曲限制部件包括:本体部,该本体部靠近所述挠性管的至少一端配置,并且沿着所述电线的长度方向延伸;和弯曲部,该弯曲部从所述本体部中的与前述一端相对端的所述挠性管的另一端延伸,并且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弯曲方向上以长度在直线延伸的所述挠性管之内的长度、以所述参考半径以上的曲率半径弯曲。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弯曲限制部件,其中,所述本体部形成为形成圆筒的一部分的形状,所述电线从该圆筒中穿过,并且所述弯曲限制部件包括盖部,该盖部通过铰链连接至所述本体部中沿所述电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缘中的一个侧缘,使得该盖部能够打开及闭合,并且该盖部具有形成所述圆筒的另一部分的形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二方面的弯曲限制部件,其中,在与所述圆筒的周壁交叉的方向上凸起的多个第一肋部沿着所述本体部的所述一对侧缘中的另一侧缘相互间隔地排列,并且当所述盖部闭合时,在与所述周壁交叉的方向上凸起的多个第二肋部位于所述第一肋部之间,在所述盖部的沿所述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凸起的所述一对侧缘中,所述多个第二肋部设置在与所述铰链相对的侧缘上,并且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排列成直线。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的弯曲限制部件,其中,在所述挠性管的内表面上形成沿着所述挠性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沟部,并且在所述盖部闭合时排列成直线的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嵌入所述沟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弯曲限制部件,还包括挠性部,其中,所述挠性部通过铰链连接至所述弯曲部的与所述本体部相对的一端,使得所述挠性部能够弯曲直到形成与所述弯曲部连续的弯曲形状,并且不能够以小于所述弯曲形状的曲率半径弯曲,并且该挠性部具有这样的挠性:所述挠性部自身能够弯曲到形成弯曲形状,并且不能以小曲率半径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