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8778.9 申请日: 2016-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5535158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发明(设计)人: 何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 何志彬
主分类号: A61K36/73 分类号: A61K36/73;A61P13/12;A61K33/10
代理公司: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陆永强
地址: 362103 福建省泉***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 肾小球 肾炎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 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多有 一个无症状尿检异常期,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可伴 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本病以成人多见,起病 时多在20—40岁间,男性多于女性,约2—3:1。

中医:水肿,虚劳,腰痛,血尿。根据中医文献中的有关论述,可以归纳 为素因、主因、诱因三大类:1.素因,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外邪侵袭,内伤脾肾, 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脾肾虚损实为本病的素因。2.主因,外界 气候的寒冷、潮湿,可以引起身体沉重,腹大胫肿。3.诱因,慢性肾炎一般多 属阴水,故其诱因与酒色、饮食、劳累有关。

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由于起病方式不同,故临床表现也不一,常见的症状有水肿、血 尿、高血压,以及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腰酸腰痛、面色苍白等症 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消化道出血等。

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多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也有以高血压或乏力、贫血、 多尿、夜尿等为首发症状。常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或高血压。病 情大多进展缓慢,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因某种因素影 响,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恶化而进入尿毒症。

①普通型:最常见表现为轻至中度蛋白尿(+—++),离心尿红细胞>10 个/高倍视野及不同程度管型尿。可伴有轻至中度高血压和水肿,后期可有肾 功能减退。本型进展缓慢,可持续多年。

②高血压型:除上述普通型的表现外,以持续性中等度以上血压尤以舒张 压升高为特点。本型常伴心血管损害和眼底改变,肾功能恶化较快。

③肾病型: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大量蛋白尿(>3.5g/d),且多为非选择性 蛋白尿;常有中至高度水肿和血浆白蛋白降低(常<30g/L);可有高胆固醇血 症(>6.4mmol/L)。尿沉渣检查可见有红细胞及各种管型。血压可有轻度持 续增高。

④混合型:同时具有高血压型和肾病型表现者可称混合型。本型多有一定 程度之肾功能减退。

⑤急性发作型:在病情相对稳定或缓慢进展过程中,由于呼吸道或全身感 染、劳累等因素影响,经较短潜伏期(多为3—5d,甚至1—2d),出现类似急 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血压常升高,肾功能可有明显恶化。

诊断此症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红蛋白轻度贫血是很常见 的,血色素与红细胞成比例下降,较严重的贫血只有在肾功能衰竭时才出现。 ②尿液检查,蛋白尿中等或中等以上程度的蛋白尿(通常大于2g/日),是诊断 慢性肾炎的主要依据;血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另一主要依据。③眼底改变动: 动静脉交叉压迫明显。眼底出血、絮状渗视及神经乳头水肿。④肾功能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轻度下降,尿浓缩功能减退;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早 期基本正常,随病情加重BUN,Scr逐步增高,当其高于正常值时,证明有效肾 单位已有60%~70%受损害,对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更有价值。⑤ 腹部X线平片:肾脏明显缩小,表面不光滑。⑥B超:早期双肾正常或缩小,肾 皮质变薄或肾内结构紊乱,B超检查可帮助排除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和尿 路梗阻性疾病。

药物治疗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具有较好的肾保护作用,该药在降 低全身性高血压的同时,还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轻肾小球高血流动力学,降 低尿蛋白,减轻肾小球硬化,从而延缓肾衰进展,常用卡托普利、贝那普利、 培哚普利。②钙拮抗药:钙离子拮抗药还能减少氧消耗和抗血小板聚集,以达 到减轻肾脏损伤及稳定肾功能作用。常用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③ 利尿:有水肿的慢性肾炎患者,常应用利尿药物以减轻症状,常用的利尿药有 噻嗪类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亦可与保钾利尿药安体舒通或氨苯蝶啶合用。④ β-受体阻滞药: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肾素作用,该药降 低心排血量而不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⑤中 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应注意饮食以 及生活习惯。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彬,未经何志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